國際快遞委托書分析全球物流業未來三大動力與貿易格局影響
作者:飛時達北京國際快遞公司 |
2021-09-13 閱讀數:787 |
國際快遞委托書獲知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指出
物流成本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物流是收入和就業的來源,是我們都從中受益的全球供應鏈中的一個必要環節。
而另一方面供應鏈中發生的許多成本又是不必要的:包括交通擁堵、港口擁堵或交通轉駁效率低造成的時間損失;由于供應鏈的效率低物資儲存時間長而產生的資金成本;包括檢查費、關稅和賄賂在內的邊境成本;以及承運人在卸載后空箱或空船返回原出發地的成本。
在哥斯達黎加種菠蘿的貧困農民在圣盧西亞賣一個菠蘿只能夠賺10分錢,60%的成本被各種物流環節所吸收。他表示如果能夠降低物流成本,農民就可得到更多的盈利,消費者也可得益于低價格,國際快遞委托書物流業能夠提高工資,而市場擴大無疑也可以帶來菠蘿產量的增加。
“從我們掌握的稀缺數據來看,平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在13%左右。在效率最高的國家,比如
美國和
荷蘭,物流成本占比在8%左右。”郝福滿表示,而在效率最低的國家,物流成本可高達25%。
郝福滿強調稱,4、5年前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物流成本在16%~18%;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物流成本低于15%,同時,這一數據會持續下降。
與此同時,衡量物流外包部分的指數顯示,第三方物流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政策、法律環境和風險起了阻礙作用,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全球物流業未來三大動力
中國現在是全球貿易的中心這也意味著是全球物流的中心。世界最大的15個港口有10個在中國,上海港名列前茅。郝福滿表示,本世紀最大的經濟趨勢是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或者如有些人所說,亞洲重振輝煌再度成為全球經濟的龍頭。
作為消費主力的中產階層在這些國家快速崛起,僅在中國就有3億人,在印度、印尼、越南和孟加拉人數也在快速增加。郝福滿指出,這意味著新興經濟體正在成為大量世界制造業產品的原產地和目的地市場;同時這意味著對地區內基礎設施、交通、旅行和國際快遞委托書物流的需求增大。
貨運強度將隨著亞洲向更高價值的貨物制造轉移而降低,首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南亞轉移,但隨著時間推移肯定會向非洲轉移,人口結構變化成為非洲大陸的優勢。
互聯網釋放出電子商務,這是一個尚處于嬰兒階段的影響因素。目前電子商務僅占中國零售業總額的20%左右,在美國占比不到10%,在歐洲甚至更低。
此外,除生產的全球供應鏈之外,面向消費者的國際電子商務尚未起步,受到國家法規、繁瑣的邊境手續和低效的
飛時達北京
國際快遞公司服務的束縛。
郝福滿表示,對信息技術的各種可能性利用才剛剛開始:自動貨車最早可能會在2020年代上路,給貨車與火車運輸帶來顯著變化。無人機或自動運貨車可能會很快聯通最后一公里。沿供應鏈的倉庫可能會使用機器人而不是雇用工人。
同時,大數據正在成為分析預測的工具,能夠實現供應鏈和績效監測的效率提升。它會影響定價策略,促進路線和時間安排、客戶信息、隱私與安全保護實現最優化。郝福滿表示,到2025年,3D打印機將能從各種不同材質打印出復雜的產品,在世界任何地方:如果3D打印技術能在比目前的生產基地更接近市場的地點大規模使用,對互聯互通的需求將會顯著降低。
而在國際快遞委托書政策方面,當今最大的政策挑戰或許是全球變暖。郝福滿表示,這將推升對綠色物流的需求,通過對污染物流征稅,或者通過規定排放上限和排放交易限制排污。這將導致運輸模式向綠色解決方案或多式聯運解決方案轉型。公路運輸將繼續發揮主要作用,特別是在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但車輛將會更加清潔,船舶和飛機也一樣。
與此同時,從長期來看,全球變暖可能帶來沿北線的新的貿易路線,其影響可能是亞歐貿易流改變、歐洲地區內貿易轉移、北極貨運交通增多和蘇伊士運河貨運量大幅下降。郝福滿表示,不斷上升的經濟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所帶來的挑戰將令國內的利益將繼續與全球一體化的力量產生沖突和競爭。因此,貿易政策可能顛覆全球化的效益,乃至全球貿易和物流業的未來。
“我能想象,從現在起10~15年以后,我在紐約遇到一個生產廠商,在簽訂合同后,我指令我的虛擬助手在一艘即將從中國離港的太陽能發電的共用船舶上預訂空間。這艘船將走北線,在全自動化的鹿特丹港卸貨,裝上自動貨車,然后由機器人卸貨再裝上送貨無人機,直接給阿姆斯特丹的客戶送貨上門。”郝福滿表示,“換言之,我能夠想象未來的物流業同今天的物流業是截然不同的。”來源:國際快遞委托書
國際快遞
國際物流 國際貨代 淘寶代購 國際
空運 國際貨運
上一篇 國際快遞郵政費用打造透明冷鏈物流體系實現物流新戰略跨越發展
下一篇 國際快遞怎么清關分析物流行業數據接口之爭背后的利益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