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國家戰略機遇三座城市的快遞物流發展方向國際物流
據了解在2017年很多的快遞物流企業紛紛選擇在西安布局。這座古都也被一度喊出了打造中國的孟菲斯的口號。實際上不僅是西安,鄭州與武漢也都有一個“中國孟菲斯”的夢想。在隨著各大城市的航空產業發展和物流產業布局的加快,這一個關于“中國孟菲斯”的爭奪戰正在上演。
去年的5月18日海航集團在西安舉辦海航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此舉標志著海航集團旗下物流業務板塊整體落戶西安。
京東集團也與陜西達成協議要合力打造全球第一個低空無人機通用航空物流網絡,以實現陜西省全域覆蓋。同時合作會加速智慧物流體系全面落地,并且以陜西為中心輻射全國,助推陜西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快速崛起。
中通也在陜西建立了投資總額達5億元左右的西北電商物流產業園,將會吸引不少于200家的電商企業入駐來形成規模性的產業集聚區。此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也表示要在陜西打造“一城兩港三中心”。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西安已經變成了前沿,結合多方面的優勢西安已經成為國內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城市之一,在這里投資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據圓通的董事長喻渭蛟表示西安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城市和通向俄羅斯、中亞和歐洲的門戶,其是圓通未來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高地,而圓通將會依托西安的區位優勢和政策東風,將把“中國人的快遞”為代表的中國服務推向到全球。
億歐此前以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絲路總部在西安揭牌,菜鳥網絡與西安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引子發表過《物流巨頭添翼“一帶一路”,助力西安建設國際大樞紐》,回望過去一年間,物流巨頭企業在西安的總部與項目布局,來看西安未來作為一大國際物流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鄭州和武漢加入到爭奪
孟菲斯是美國中南部的重鎮,客運機場規模和其他美國的機場相比不值一提,但是聯邦快遞的入駐使這個原本并不知名的“小機場”一躍成為了世界物流的中心。孟菲斯這個“南部最不活躍的城市”變成了美國“航空都市”“世界貨運之城”。
而在中國不只是西安,鄭州也對孟菲斯的角色是“垂涎已久”。去年鄭州市政府發布了《鄭州市人民政府加快建設現代國際物流中心的實施意見》,提到鄭州將大力發展物流產業,打造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城市。
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鄭州機場的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5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0%,在國內220多個民用機場中穩居第7位。同時,鄭州機場的貨郵吞吐量高居中部六省之首。
根據陜西省統計局發布的《西安與鄭州臨空經濟發展對比分析》顯示,西安與鄭州地理位置接近,經濟發展相當,但鄭州臨空經濟區無論從規格、規模還是園區發展方面都有很大優勢,西安要想追上,任重道遠。
陜西方面稱力爭到2021年使陜西航空貨運航線達到100條,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00萬噸,物流業新增GDP超過2000億元,物流業占全省GDP的比例達12%,現代航空物流及產業規模達到孟菲斯的50%。
但數據顯示2016年西安咸陽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僅完成23.38萬噸,目前來看5年內要達成上述目標可謂任重道遠。
西安的另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是武漢。2017年12月8日武漢至歐美貨運航線合作簽約儀式順利召開。
武漢—芝加哥、武漢—盧森堡兩條歐美貨運航線將于近期開通。此舉有效填補了武漢歐美貨運航線上的空白。
據悉武漢民航堅持打造國際門戶樞紐戰略,在中部地區第一個通達五大洲,成為中部地區國際及地區航線最多的城市,也是國內唯一國際旅客吞吐量連續6年保持30%以上增長的城市。
此后,湖北省政府與順豐集團在武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建設。湖北國際物流核心項目將以鄂州民用機場為先導,建設多式聯運的交通樞紐與國際物流基地,形成覆蓋航空貨運網絡、綜合物流體系及相關配套產業體系的國際航空綜合物流樞紐。
按照設計規模和業務預測,鄂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2025年預計為245.2萬噸、100萬人次;2045年,則將分別達到765.2萬噸和1500萬人次。
無獨有偶,很多人也將鄂州視為“中國孟菲斯”,而在武漢和鄂州的城市一體化中,鄂州將成為前者強有力的幫手。
湖北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到,到2030年武漢將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的全國第四臨空經濟區。
為什么諸多快遞物流巨頭紛紛看好西安?
原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曾這樣表述西安的區位優勢:“陜西是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到每個城市的直線距離,兩點間最短,從物流的規劃上來講是最經濟、最方便的。再加上空域條件又好,完全可以做航空物流的重要基地,打造一個孟菲斯沒有問題。”
西安、鄭州、武漢的優勢可謂各有千秋,但要想成為“中國孟菲斯”并不容易。事實上,無論是航線布局還是產業集群,國內的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業內人士指出,與典型的中轉樞紐城市孟菲斯相比,中國的航空網絡是點對點形態,還沒有形成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當然也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轉樞紐機場,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都是如此。
與國外相比,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起步晚,一直以來都是重客輕貨,國內200多個機場中,沒有一個專門為貨運打造的機場。所以航空貨運大多屬于客運的填倉貨,甚至經常跟客運爭奪資源。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曾表示,早在五六年前,傳化已經追蹤、調研西安的物流發展了。作為公路物流行業平臺運營商,他認為西安物流業還存在一些短板:“規模小、秩序亂,傳統手工操作依然支撐著西安物流調度等。”
“很多物流企業多是在傳統體制下物資流通企業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企業服務內容多數仍停留在倉儲、運輸、搬運上,很少有物流企業能夠做到提供綜合性的物流服務,信息收集、加工、處理、運用能力,物流的統籌策劃和精細化組織與管理能力都明顯不足。”西安市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賈磊也坦言,陜西物流企業眾多,但布局散亂、大型物流企業稀少。
盡管國內物流業存在這樣的短板,但同樣蘊含著無限商機。有業內專家指出,找出短板,才能學習先進,才能追趕有方向、超越有目標。
無論是西安,還是鄭州或武漢,三方各有優勢,在“一帶一路”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的疊加下,積極通過業務服務創新、創新物流組織形式等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國際性現代物流之都的夢想就會水到渠成。來源: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