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采用RFID射頻識別和ATR(傳統光學識別設備)相結合的識別方式-海運價格查詢
據深圳機場消息,10月22日深圳機場開展衛星廳啟用前第二次綜合演練,按照真實的生產運行狀態,實現場所、流程、職員等環節全覆蓋測試,國際貨運空運價格,為11月底衛星廳正式啟用奠定基礎。
演練現場,衛星廳各類標識標牌、旅客座椅等主要設施已基本安裝到位,商展等設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后的軟裝沖刺。
近期深圳機場衛星廳將開展行業驗收,通過后將正式具備啟用條件。按照運營預備計劃,衛星廳正式啟用前,深圳機場還將進行綜合演練測試,完善細節,確保順利啟用。
衛星廳啟用后,出港旅客要在T3航站樓辦理完值機、托運、安檢等手續后,搭乘捷運系統前往衛星廳候機、登機。抵達深圳的旅客,則需要從衛星廳前往T3航站樓后,再提取行李。
托運行李搭乘高速小車,在T3航站樓與衛星廳之間單趟運輸只需3-4分鐘。正式啟用前,機場還將對行李系統進行多輪次的壓力測試,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服務設施“配置升級”
衛星廳行李處理系統采用ICS高速小車傳輸系統,實現全自動智能化分揀。自動化高速小車行李運輸系統長約1700米,與T3航站樓原有分揀機系統、到港皮帶系統相連。
相比第一次綜合演練,這次演練除了模擬旅客人數增加外,衛星廳所有資源和設備也全面開放,開展“實戰”演練。
為提升運輸效率,深圳機場衛星廳行李系統搭載了最新的智能技術,通過采用RFID射頻識別和ATR(傳統光學識別設備)相結合的識別方式,行李追蹤正確性可達99.9%;同時采用獨立裝載系統運輸,實現標準行李和超規行李混流運輸,大幅提升行李運輸效率。
為此,深圳機場規劃建設了連接T3航站樓與衛星廳的行李處理系統。當天演練對該系統進行了測試。
托運行李乘高速小車3分鐘抵達衛星廳
圖:深圳機場衛星廳開展第二次綜合演練
演練共進行了三大類37項科目,包括:旅客、貨物保障流程;生產保障流程;系統設備保障;物業服務等......
作為T3航站樓的功能延伸,衛星廳將設有愛心休息區、愛心通道、愛心電瓶車等設施設備,為特殊旅客提供免費服務。此外,衛星廳還將提供行李寄存、快遞郵寄等智能化服務,滿足旅客的多元需求。
上一篇 綜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卡塔爾航空
下一篇 這將是777X機型首次參加航展-空運報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