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不會改變-加拿大雙清
看重點產業鏈供給鏈穩定暢通——針對新一輪疫情對產業鏈供給鏈帶來的影響,工信部通過推動鏈上關鍵節點企業復工復產,以點帶鏈、以鏈帶面促進產業經濟平穩運行。目前,包括2.25萬家部省“白名單”企業在內的全國規模以上產業企業均已實現平穩生產。信息通訊業保持總體平穩
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提速升級——“5G+產業互聯網”512工程縱深推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其中二季度新增項目700個。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決方案供給商已經超6000家,服務范圍覆蓋90%以上制造業領域,規模以上產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75.1%,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進程進一步提速。
四是激發數據要素的活力和潛力,增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支持央企、互聯網企業開放市場亟需數據,遴選一批地區和行業開展數據治理國家標準貫標試點,提升全國數據供給體量和質量。發布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指引,夯實數據要素流通保障。
產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產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不會改變,而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步,工信部將把提振產業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產業經濟運行在公道區間。
一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深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把握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權,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領域,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增強產業鏈供給鏈韌性和競爭力。
數字產業規模持續提升——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經濟發展注進了強勁動力。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訊業和互聯網的收進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平穩向好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韌性持續增強。
看中小企業發展活力——1至6月規模以上中小產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增速高于整體產業。
新興動能加速成長——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2.7%,電信業務收進增長8.3%,高于GDP增速5.8個百分點。行業結構不中斷優化,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成為電信業發展重要動力,上半年共完成新興業務收進1624億元,同比增長36.3%,在電信業務收進中占比為19.9%,行業轉型厚積薄發取得明顯成效。
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從網絡自身的建設來講,基礎設施保持領先,深進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5G基站數累計開通185.4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數目達到19個,網絡時延和丟包率大幅下降。從服務支撐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融合應用賦能提速,5G和千兆光網融合應用加速向產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5G應用案例數超過2萬個。產業互聯網在產業集群、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等領域深度拓展,打造了一大批車間級、企業級、集群級新標桿。
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中斷增強。
三是面向行業應用需求,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深進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拓展產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鐵路運輸上海空運,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格式。
產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不會改變
2022年07月22日 10時 新華社
今年上半年,信息通訊業發展穩中向好。看產業發展韌性——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其中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2%,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以來,系列政策舉措加快落地見效,產業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產業韌性、企業活力和發展實力。
王鵬先容,下一步,將持續加快推進網絡建設和融合創新應用,不中斷推動信息通訊行業高質量發展。暢通訊息大動脈,深化5G共建共享,持續提升“雙千兆”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力爭全年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超過200萬個。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產業互聯網提檔升級,一體化推進產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實施5G行業應用“十百千”工程,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百姓獲得感,空運報價海運價格,深進實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升級工程,加強電信和互聯網用戶權益保護,進一步規范基礎電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經營行為,營造良好信息消費環境。扎好安全防護網。提升網絡服務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健全產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融合領域安全治理體系,推動網絡安全產業加快發展。
7月19日,工信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產業經濟企穩回升,呈現出恢復增長的態勢,充分發揮了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上半年產業經濟頂住了沖擊和壓力,經受了考驗。我們相信,產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不會改變,而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說。
多舉措加力穩產業
記者獲悉,下一步,工信部將把提振產業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暢通產業鏈供給鏈循環,加快提升穩產達產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著力擴大產業投資消費需求,精準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不中斷提升產業經濟恢復發展的平衡性和穩定性。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二是持續優化網絡布局,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纖網絡建設的力度,深進實施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統籌布局綠色智能數據與計算設施建設。
看主要經濟指標——1至6月份,規模以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在4月份下滑至負2.9%后,5月份轉為正增長0.7%,6月份加快回升至3.9%,走出V字形態勢。制造業GDP占比大幅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8.8%,比2021年進步1.4個百分點。出口帶動作用持續增強,1至6月份產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長10.8%,其中,4月份下降1.9%之后,5、6月份分別增長11.1%和15.1%。制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幅,其中二季度增長7.4%,高出固定資產投資增幅3.2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社 產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訊治理局負責人王鵬表示,下一步,產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在以下五個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產業政策環境。
五是加強數字經濟治理,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聚焦建制度、強監管、保安全,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深化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擴大內需開釋潛力——從投資看,上半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1894億元,同比增長24.6%,較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高18.5個百分點。從消費看,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增長20.2%,線上辦公、網絡直播、網上外賣、短視頻等線上應用蓬勃發展,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升級。
在保障產業鏈供給鏈穩定暢通上,將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使企業穩產達產,恢復產能。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說,將在重點產業鏈供給鏈“白名單”企業基礎上,抓實抓細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推動關鍵節點企業穩產達產,全面恢復產能;將進一步完善重點產業鏈供給鏈協調平臺,健全大宗產品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推動區域間、上下游協調聯動,確保重點產業鏈供給鏈穩定暢通。
此外,在引導擴大投資消費需求上,盡快啟動開工5G、千兆光網、產業互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消費的引導作用,組織“三品”全國行活動,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和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培育信息消費示范城市。
數字惠民走深走實——用戶服務感知提升,基礎電信企業對“親情網”等常用電信業務實現跨區域辦理,33家重點互聯網企業建立人工客服熱線,137家企業接進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平臺。信息無障礙能力提升,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深進推進,452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改造并通過評測。用戶權益保護水平提升,累計完成630萬次APP檢測,實現對我國主流應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蓋,APP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既要看到穩中有進的基本面,也要重視當下的困難挑戰。田玉龍表示,當前內外部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全球經濟放緩、通脹高企,不可避免對貿易需求、全球供給鏈穩定、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影響,下半年產業經濟面對的壓力還比較大。
多指標向好
上一篇 中航信上半年中國商營航空公司系統處理量同比減少51.73%約至1.16億-日本空運
下一篇 民航資源網2022年7月23日消息:越通社報道-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