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開啟國際化之路 讓國際物流市場競爭格局多樣化
了解到在整個商業領域有兩大熱,一是零售熱,騰訊與阿里紛紛出手購買、參股實體商業,另一個就是出海熱。這物流作為商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是支撐我國商業體走出去的第一步。如今頻繁在國際舞臺展示風采的京東,也公開了其京東物流的國際化的發展路徑。
據悉自從2017年京東物流新一代物流峰會開端倡導“共生”理念之后,京東物流的野心現已暴露無遺。先是揭露表示京東物流正在融資,未來將會獨立上市,然后就是對外聲稱2019年開端應戰亞馬遜,透漏京東物流的國際化開展方法。
根據劉強東承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透漏,京東方案最早于2019年在歐洲應戰亞馬遜,并方案在“幾年內”把事務觸角遍布整個歐洲大陸。對于怎么切入,以及從哪里進軍,劉強東表示,該公司將首先在法國推出該公司的電商渠道和配送效勞,之后則是英國和德國。
據悉京東過去兩年斥資至少10億歐元在法國建設自己的物流網絡。至于線上的運營,京東物流將放棄純自營的形式,考慮與當地協作伙伴協作供給最后一公里配送,但仍會擁有自己的倉儲網絡。
京東還方案今年4月在倫敦開設辦事處,以便在英國擴大本鄉協作。該公司還在巴黎開設了一個辦事處,在法國開展同樣的事務,在法國開設了收購中心,處理從歐洲出口到我國的產品。
但是據1月26日媒體曝光的京東物流數據顯示,京東物流總資產為70.77億元,負債49.86億元,所有者權益達20.91億元。而正在進行融資,且將來肯定會獨立上市的京東物流,還未完成正盈利,而敞開國際化之后則又意味著大額的本錢開銷,或許在這方面現已很有經歷的京東物流不會太難過。
與京東物流的開展節奏不同,作為阿里全球化戰略“全球運”的戰略實踐者,菜鳥網絡在2017年3月份就攜十多家我國物流協作伙伴團體出海,著手在吉隆坡打造我國境外首個效勞于eWTP(電子國際貿易渠道)的國際超級物流紐帶。
在2017年“雙11”之前,菜鳥現已和阿里巴巴投資的lazada,、馬來西亞飛時達快遞、新加坡飛時達快遞等共同構建了鏈接我國和東南亞的物流網絡。現在,阿里巴巴集團在東南亞的物流庫房有16個,掩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等重要區域。經過本地化運營的Lazada渠道,這些東南亞國家都完成了購物72小時可達。
現在菜鳥網絡經過全球智慧路由,銜接國際倉儲、國際運送和配送以及海關商檢,在諸多要害節點上獲得打破,菜鳥生態銜接了231個庫房,現已建立了一張掩蓋全球的智慧物流網絡。現在菜鳥網絡在西班牙、荷蘭、法國、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多個國家都完成了當地人購買我國貨72小時送達,菜鳥的使命是,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但是菜鳥并不是一家物流公司,不只是讓幾百萬包裹送得快,而是建立一張既能應對現在日均一億包裹,還能應對未來日均十億包裹的網。
據英國知名企業分析組織Apex Insight最新《全球包裹寄遞商場展望2018》陳述顯示,亞太地區約占全球40%的商場份額,是最大的區域包裹商場,而我國是要害增加商場,約占亞太區包裹商場價值的60%左右,北美和歐洲一共占全球50%的商場份額。報告稱2016年我國的包裹量達312億件,比2015年增加了50%。預計我國包裹收入或在下一年超越美國。
而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的國際化進程開展越快,則意味著阿里和京東與亞馬遜在國際商場上的競逐點將會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揭露表示在2019年開端與自己的偶像亞馬遜一決高下,而業界也常將阿里與亞馬遜拿在一起對比。跟著京東國際化腳步的加速,阿里、京東與亞馬遜的“三國殺”行將演出。
在物流領域隨著我國新零售業態的變革,我國的快遞物流業也紛紛敞開國際化進程,此前億歐曾專門盤點過物流行業出海情況,順豐、百世、中通、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也紛紛加速國際商場布局,如今京東物流也開端到國際商場開端攻城略地,加入到國際化的競賽中來,讓國際物流商場的競賽格式更加的多樣化。
據國家飛時達快遞局發展研究中心“中、美、德、日飛時達快遞業發展對比分析”指出,我國飛時達快遞業不僅市場規模國際第一,而且發展后勁十足,密切聯系經濟民生,領軍企業羽翼日漸豐滿,網絡彈性、時效和性價比均居全球前列。但是在人均指標、企業綜合能力、資本運作經驗、產品差異層次、國際化程度、可持續發展等6個方面仍然與先進國家存在差距。來源: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