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監管部門一直在根據疫情變化形勢適時出臺或者修改一些行業相關政策-寧波海運
放寬京滬穗三地機場支線航空準進限制
2018年底在民航市場客運航空公司數目達到新高,同時又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投進運營等行業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民航局對“評審規則”進行了修訂,提出在在堅持“國內放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同時,重點調整了對核準航線的宏觀調控措施,有條件放開“北上廣”大三角之間的3條核準航線準進,未進進承運人可在滿足通達性且運行品質較高的基礎上申請新進進。
盡管民航局已經出臺支線航空相關扶持政策十多年,但由于各種方面條件的限制,支線業務目前在國內民航客運業仍然占比較小,機隊規模更是遠遠低于干線機隊的數目,一些此前運營支線業務的公司也紛紛轉型干線或是“干支結合”。
《中國民航國內航線航班評審規則》(下稱“評審規則”)是民航局發布的對航空公司國內航線運營資源進行調整的主要規章依據,其中一個重要的內收留是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繁忙機場保障能力,國內航線分為核準航線和登記航線,這一規則使得像京滬穗這樣的航空公司重點爭奪的目標市場資源變得更為稀缺,后來者想要進進難度較高。
在中國民航處在疫情后的良好回升勢頭之時,行業監管部分一直在根據疫情變化形勢適時出臺或者修改一些行業相關政策,意在為正在回熱的民航客運市場“添柴”。
時隔不到兩年,COVID-19疫情再次讓民航運輸市場發生劇變,在長達數月的客運市場急劇萎縮情況下,航空公司和機場都遭受到沉重打擊。這應該可以是民航局決定再次修訂“評審規則”的主要原因。
按照最新修訂的政策,民航局放開了核準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航空公司在符合航空安全、通達性和運行品質要求的基礎上,可以靈活自主的安排航線航班。
新規則的另一個變化在于對支線航空開通京滬穗三地機場的準進限制放寬。按照民航局方面的說法,為支持航空公司開拓潛伏市場和完善關鍵網絡,促進中小機場的市場恢復,將此前要求的航空公司申請涉及北上廣直達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以下機場航線,需滿足“在北上廣其中一點通航點數達到15個”的附加條件這一政策調整為“航空公司申請涉及北上廣直達年吞吐量100萬以下機場的特殊登記航線航班,需符合‘以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為主基地或在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通航點數達到15個’的準進條件”。
核準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放開
此次調整后,2019年旅客吞吐量在100萬-200萬間的32個機場至北上廣航線,將不受通航點數目的準進門檻限制。目前國內三大國有航空團體都已經引進了國產ARJ21支線飛機,這一政策變化也將對國產支線飛機的運營帶來更大的空間。同時國內家擁有較大支線機隊的航企如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成都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等也有可能改變此前那種“見縫插針”的航線拓展方式,有可能實現通達國內一線關鍵的愿看。
民航局計劃司巡視員張清在15日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本月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往年同期四分之三,同比增速較2月進步了58.9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往年同期八成以上,并超過今年1月份,是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
目前國內民航涉及到京滬穗機場間及其連接部分國內繁忙機場的客運航線,空運報價海運價格,目前共49條。按照民航局最新的修訂措施,這些航線在放寬準進的同時,兼顧到引導航空公司適度競爭以及大興機場轉場運營需求,明確了“2020/21年冬春航季期間,涉及上海、廣州的核準航段每次評審時可申請不超過14班/周,涉及北京的核準航段每次可申請不超過28班/周,其中首都機場每次可申請不超過14班/周。”
最新的一個變化趨勢是在調控政策上“解綁”。在9月15日舉行的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透露,為了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激發航空公司內生動力,民航局已經對國內航線航班治理政策進行了公道調整。靳軍號表示,此次調整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放開核準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二是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進限制。
上一篇 8月民航國內運送旅客4535.1萬人次 創年內新高-船運報價
下一篇 其中國內航線乘客177.1萬人次-空運價格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