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費在線查詢-美國CDC指南:空乘如何應對機上可能的傳染性疾?
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13日消息: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編寫本指南,為客艙空乘人員提供了機上有疑似傳染性疾病患病旅客情況下,如何保護自己、其它乘客以及機組人員的實用方法。另外,指南還含有關于空乘如何做好自身以及他人防護、管理患病旅客、清潔污染區域以及飛行結束后采取哪些措施的指導內容。
在面對可能患有傳染性疾病旅客(乘客或機組)時,空乘人員應遵守該指南中的步驟以減少機上疾病傳播風險。另外,空乘人員還應遵守航空公司關于機上醫療應急的政策規定。
該指南不適用于:非傳染性疾病,胸痛、疑似中風、哮喘或糖尿病并發癥等緊急情況。
要點
-勤洗手
-識別出患病、可能具有傳染性的旅客
-將所有體液(比如腹瀉、嘔吐物或血液)視為具有傳染性
-戴上推薦的個人防護設備(PPE)
-對污染區域進行清潔和消毒
-按照有關流程處理廢棄物
識別出患病、可能具有傳染性的旅客
由于在疾病癥狀初顯的時候,無法知曉其是否具有傳染性,因此,將所有體液(比如腹瀉、嘔吐物或血液)視為可能具有傳染性。一旦識別出患病、可能具有傳染性的旅客,采取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
如果旅客(乘客或機組)有以下癥狀,即為疑似患有傳染性疾。
1.發熱(實測溫度達38°C或更高,或觸摸感覺燙手,或有感覺發熱的歷史)以及以下一項或多項癥狀:
-皮疹
-呼吸困難
-持續咳嗽
-意識減弱或近期發生過神志不清
-有新的不明瘀傷或出血(此前未受傷)
-持續腹瀉
-持續嘔吐(非因暈機)
-頭痛,脖子發僵;或
-看起來明顯不舒服;
或
2.發熱已持續超過48小時
或
3.有傳染病的癥狀或其它指征。
一般感染控制措施
保護好自已與他人
將所有體液(比如腹瀉、嘔吐物或血液)視為具有傳染性。
洗手是最重要的單個感染控制措施。
在協助生病旅客或觸摸可能有污染的體液或表面之后,用肥皂和水勤洗手至少20秒。如果手上有可見臟物,也要洗手。
如果沒有肥皂和水,使用酒精制成的洗手液(至少含有60%的酒精)。
避免用沒洗過的手或戴手套的手觸摸嘴、眼睛和鼻子。
個人防護設備(PPE)
在照顧患病旅客時,使用PPE做好防護。在使用之后,小心取下PPE,避免污染皮膚或衣物。弄臟的物品必須放入生物危害品袋中(或有“生物危害品”標簽的塑料袋中,如果沒有生物危害品袋的話)。
在取下PPE之后,務必洗手或使用酒精制成的洗手液。
一次性手套(手套不能取代洗手。)
在以下情形中,要戴上一次性手套:
照顧患病旅客;
觸摸體液(比如血液、嘔吐物或腹瀉);
觸摸可能有污染的表面,比如衛生間。
小心取下手套,避免污染自己或衣物。
將弄臟的手套妥善放入生物危害品袋中(或有“生物危害品”標簽的塑料袋中,如果沒有生物危害品袋的話)。
取下手套之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制成的洗手液洗手。
口罩
以下幾類人應考慮戴上口罩:
1.幫助有咳嗽或打噴嚏等呼吸道癥狀的患病旅客的機組人員。
2.患病旅客,以便減少呼吸道細菌擴散。
3.有呼吸道癥狀的患病旅客無法忍受口罩的情況下,坐在其附近的人。
以下幾類人,不需要戴口罩:
1.有惡心或嘔吐癥狀的旅客,因為戴口罩會導致窒息或呼吸道阻塞。
2.無法忍受口罩或拒絕戴口罩的患病旅客。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患病旅客咳嗽或打噴嚏時捂嘴。
感染控制指導
1.盡可能減少直接暴露于患病旅客的人數。如果可能,指定一名客艙機組人員負責患病旅客。
2.盡可能減少與患病旅客的互動。提供塑料袋用于處置用過的紙巾、嘔吐袋或其它污染物。
3.鼓勵患病旅客洗手或使用酒精制成的洗手液(如有)。
4.如果可以,在不影響飛行安全或暴露更多旅客的情況下,將患病旅客與其他人隔離6英尺,或將其鄰座旅客移到別處。
5.根據癥狀采取感染控制措施。
報告疾病或死亡
根據美國聯邦法規,對于機上疾病或死亡情況必須報告。對于飛往美國或美國境內航班上的有特定癥狀的所有患病旅客,客艙機組需要盡快向飛行員報告。
飛行結束后措施
上一篇 空運查詢-CDC為疫情在美擴散做準備 洛杉磯監測所有到過中國的旅客
下一篇 空運價格表-中國旅客有多重要?新加坡每日到訪旅客量減少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