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國際通用碼頭、南沙港區五期建設加快推進
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關鍵港、中國內貿集裝箱第一大港、國際集裝箱干線港、非洲航線核心關鍵港,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十大港口。2021年,廣州港團體完成貨物吞吐量5.5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303萬標箱,同比增長3.6%和6.0%,有力支撐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和航運發展指數排名保持穩定,國際著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往年,以廣州港為主導的廣東省港口合作大動作頻頻,6月,佛山高荷港碼頭工程動工,廣州港股份控股花都港;9月,廣州港與陽江市政府簽訂港口合作框架協議組建陽江港公共碼頭運營平臺;9月,廣州港攜手茂名市建設博賀新港區廣港通用碼頭二期工程;10月,廣州港股份控股揭陽榕江港,揭陽—廣州“海上穿梭巴士”支線貫通;11月,廣州云浮國際物流港水工竣工,為花都港量身定制的首艘汽車滾裝船12月交船下水,珠三角內河汽車滾裝運輸時代起航......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穩健步伐中,港口成為助推城市發展、開放引領的橋頭堡。
隨著海向國際航運網、陸向內陸輻射網越織越密,涵蓋集裝箱、糧食、商品車等多個貨類的綜合物流通道,正從廣州港向大灣區、向內陸、向世界延伸,廣州港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式的能力越來越強。
往年7月,《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上海發布,國際航運中心指數廣州港位列第13位,被譽為“進步之星”。世界銀行和埃信華邁line和發布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廣州港排名第六;全球貨運港口績效指數報告評出效率最高的10大港口, 廣州港位列第四。
2019年9月,以廣州港團體為運營主體的“廣州港口型國家物流關鍵”項目進選首批國家物流關鍵建設名單,為廣東省唯一進選的建設項目,在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廣東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式的要求下,推動實現區域港口業務對接、資源共享,共同構建布局公道、上風互補、高效協同的世界一流港口群,進而提升大灣區和華南對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廣州港發揮著龍頭引領作用。
2021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再次明確了廣州的“核心引擎”“綜合交通關鍵”定位,《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廣州要提升國際性綜合交通關鍵功能,堅持國際性綜合交通關鍵這個立市之本、強市之基。
近年來,廣州港團體加快推動區域港口聯動協同發展,截至2021年底,建設運營項目已覆蓋東莞、佛山、中山、潮州、茂名、云浮、揭陽、韶關、陽江等廣東9個城市,實現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全覆蓋。正加快推動廣州市屬、區屬國有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形成以南沙港區為核心,粵西、粵東沿海經濟帶港口為兩翼,珠江水系港口為紐帶的區域港口聯動協同發展新格式。
近年來,在廣東省、市兩級政府及相關部分的支持下,廣州港團體謀定高標準建成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加快整合完善廣東港口綜合物流網絡,深化“內引外聯”、串珠成鏈、互聯互通,加速形成陸國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式,以“關鍵港口”建設支撐完善地方產業、產業鏈體系,并以強大“磁場效應”為區域經濟引貨流、聚人氣、添動能。
未來,廣州港將找準發力點,捉住用好“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強國”建設發展機遇,發揮區位上風,借力產業上風,努力推動區域港航物流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深內涵的協同發展,持續建設“通道+關鍵+網絡”現代流通體系,做好“物流”這篇大文章,努力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式中展現更大作為。 2021年南沙港區貨物吞吐量完成3.2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761.7萬標準箱,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13.1%和16.3%,單一港區的吞吐能力走在全球前列。
海向看,依托“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交匯點、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突出上風,廣州港加快拓展海外營銷,開辟國際新航線,暢通海外運輸通道,設立境外辦事處,推動港口物流成鏈成網。2021年,凈增外貿航線21條,總數達到141條,通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外貿煤炭、糧食、汽車、集裝箱等貨類外貿作業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分別為51.2%、50.0%、20.2%、11.1%,在有序推進全國復工復產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給鏈穩定中發揮硬核關鍵作用。
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進口出口轉關貨物手續一次辦結,“灣區一港通”、WGO及組合港運作模式,實現南沙港區與云浮、肇慶等10個內河碼頭口岸無縫銜接。廣州港口岸全面實施“5+2”天通關,以南沙保稅港區為離境港的水運貨物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通關環境便利,物流設施完善。高效的服務效率和優良的營商環境,讓珠三角乃至整個華南的貨物紛紛匯集到南沙港進出口。
上一篇 彭博社:意大利政府將出售ITA航空-國際空運頭程
下一篇 ICAO鼓勵各國舉行與受到空難影響的本國公民和家屬有關的國家紀念活動-阿姆斯特丹空運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