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經之處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拔地而起-ups快遞
往年9月,首列“上海號”中歐班列從閔行站始發,途經阿拉山口、波蘭馬拉,終極抵達德國漢堡。今年1月,一列滿載100個標準集裝箱出口貨物的中歐班列首次從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出發,經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奔向萬里之外的波蘭馬拉舍維奇。隨著中歐班列上風的不中斷體現,占據了我國外貿盡大多數份額的東部區域開始“覺醒”,憑借多年來產業聚集基礎以及發達交通帶來的集貨上風,迅速布局中歐班列通道。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物流的質量以及服務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鐵路貨運只能適應物流產業鏈某一方面或者是某幾方面的發展特點,為了實現物流行業的不中斷發展,需要鐵路運輸逐漸朝著現代鐵路物流方式轉變,這其中布滿著機遇,又面臨著重重挑戰。
中歐班列回程貨物比例的提升也將各國別具特色的物產帶到中國國內市場,加大國內消費,國際物流,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中歐班列的開通,不僅給我國關鍵城市帶來巨大紅利,而且,給沿途國家和歐洲城市也帶來了普遍的紅利。由于中歐班列的誕生,波蘭成為了貨物進出歐盟的重要門戶,并有機會成為歐洲物流版圖的中心節點,根據波蘭經濟商務研究中心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和中歐班列開行,鐵路運輸上海空運,將給波蘭至2040年帶來480億美元的紅利。據報道,超過30%的中歐班列均抵達西德小城杜伊斯堡,為其帶來的不僅是業務,而且是就業崗位的增長,還有中國資金和中國企業落戶……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木材、糧食、畜牧業等企業因有了更廣的銷路而得到發展。
通過同一品牌建設,梳理了流程,優化了作業,同一了規則,積極集合各地氣力,增強了安全性、穩定性和時效性,打造中歐班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信譽度的國際著名物流品牌。
毫無疑問,中歐班列已經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橫貫亞歐大陸、溝通兩大洋的運輸大動脈。自古以來,國際運輸通道變遷和運輸方式變革將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布局,中歐班列的開通,給集結中心,沿線區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紅利,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古城西安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構筑起一條效率高、本錢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吸引帶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等新興業態在西安集聚發展,其中外貿類企業360余家、物流企業300余家,還有冠捷科技、隆基股份、陜汽重卡等“陜西制造”企業。
十年來,中歐班列不僅是數目的增加,而且是質量的進步,在組織形式,貨物特性,回程占比,口岸通關等方面都發生了蝶變,成為跨境物流在空運、海運之外的重要一極,是國際貿易陸路大通道的重要一環。
中歐班列從2011年開起,首列為重慶的“渝新歐”,由政府補貼開始,經十年的市場培育和運作,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開行、規模化運營。中歐班列日前已累計開行突破5萬列,運送貨物超455萬標箱、貨值達2400億美元;貨物品類也從最初的日用百貨和手機、電腦,擴大到機電、汽車、服裝、電子產業品等5萬多種。
沿路區域的經濟引擎
總之,在筆者看來,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除了有力帶動我國內陸城市的對外開放,逐步打造成為對外新高地外,也為國際沿線區域發展繁榮注進強勁動力。中歐班列“朋友圈”越來越大,所經之處新的物流、產業、商貿中心拔地而起,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向國際市場開釋。
十年風雨的澎湃氣力
早在五年前,中歐班列運營方就熟悉到品牌的重要性,著手同一品牌,這是中歐班列發展中的里程碑,從此,中歐班列建立了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穩定開行的新范式。
運輸覆蓋范圍從起初重慶到德國的杜伊斯堡一條線路,到現在的連接國內城市81個,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個城市,展畫運行線78條。班列貨源更加豐富多元,重箱率、回程比也大幅度提升,全程運行時間從過往24天縮短至最短12天。
對我國廣闊中西部地區的內陸城市,如重慶、武漢以及西安、鄭州、烏魯木齊等,傳統到歐洲的途徑,要通過長江水運或者鐵路干線運至沿海港口,再通過海運班輪出口至歐洲。中歐班列能夠通過鐵路直接將貨物運往歐洲,極大地進步了時效,也降低了高附加值產品和生鮮食品的運輸本錢。目前,不僅是內陸城市,中歐班列物流鏈條已延伸到東部沿海城市及粵港澳大灣區。
內陸腹地的重慶、武漢,西安逐漸成為我國面向歐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轉站和橋頭堡,助推重慶由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向內陸國際物流和貿易關鍵轉變。
建立同一品牌5年來,中歐班列把鐵路網和物流網、鐵路貨運場站和物流關鍵相結合,把干線運輸和支線分撥配送相銜接,實現倉干配一體和運輸物流融合,成為貫通中歐、中亞供給鏈的重要方式。
十年來,從最初試點零散發送,到如今同一品牌常態化開行;從年開行列數不足20列發展到突破1.2萬列,年均增長55%;從“線段”到“網絡”,從“有往無回”到“滿載而回;反映了中歐班列事業的日新月異,折射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事務的深度和廣度。
來源:物流產品網
實在,同一品牌后的中歐班列,鏈條已延伸至日、韓及東南亞乃至美、非更多地區。目前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國一些貨物也開始走中歐班列。往年6月開行的西安國際港—寧波船山港陸海聯運大通道班列,構建起了東至日韓、西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初步形成了“聯通歐洲、覆蓋中亞、銜接日韓、連接東盟”的國際多式聯運服務網絡,未來將形成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跨國、跨洲陸路大通道。
我國制造業正在走出國門,塑造中國智造的品牌。中歐班列,作為國際物流中的中國品牌,得到了國內市場的認可,國際市場的青睞,成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
國際物流的中國品牌
相比于公路、航空、海陸運輸,中歐班列的國際鐵路聯運模式展現出了獨特的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