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業務區二層管制大廳內-空運運價表
飛行校驗工作是新機場空管工程投產前的重要驗證程序,是空管工程自開工建設到設備安裝調試之后,又一標志性環節,是后期開展竣工驗收和行業驗收所需的最重要前置條件。
此次飛行校驗后,膠東機場空管設施將完成除飛行程序外的所有飛行校驗,標志著膠東機場空管設施全面具備竣工驗收條件。
日前,一架來自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的塞斯納飛機,型號C560,注冊號3666,首次開始對青島空管新機場自動化系統進行校驗飛行。至7月18日18時,隨著最后一個項目膠北導航臺校飛結束,本次飛行校驗完美落幕。
本次校飛預備時間短、壓力大,加上校驗科目多,指揮部職員一天恨不得當十天用,不僅周末固定加班,在工作日的夜晚也駐守機房,部署校飛席位、編寫方案、優化參數、繪制路線、精調雷達,確保每一個參數都能管制適配,每一部雷達都能精準定位,每一條路線、每一個拐點、每一道S飛行、每一次穿高度都能設計到位,嚴格反映校驗科目。
新機場空管設施全面具備竣工驗收條件
14日開始,在青島新機場空管塔臺東南方約2公里處,空管業務區二層管制大廳內,空管站工程技術職員、設備廠家工程師和校飛飛機上的工程師一起,對系統的有關功能、參數、作用范圍進行逐一驗證、記錄和比對。這里是此次新機場空管自動化系統校驗的主陣地。
校飛保障過程中,各部分通力協作,為任務的順利進行提供各種便利條件。面對第三方活動,管制部積極協調,海運費,讓出校飛科目所需飛行空域;氣象臺正確預告惡劣天氣,便于機組調整校飛路線;技術保障部技術職員堅守設備測試現場,隨時進行設備的調整;綜合業務部等機關部分多次赴煙臺機場,做好友鄰單位的協同配合工作。
在隨后的5天里,經過六個場次,共計20多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里,校飛機組、管制職員和技術職員密切合作,對青島空管新機場工程的主、備份自動化系統、場外二次雷達、甚高頻和膠東導航臺、膠北導航臺、上馬導航臺等空管設施,按照行業標準,進行了嚴格的校驗飛行。7月18日18時,隨著最后一個項目膠北導航臺校飛結束,本次飛行校驗完美落幕。
“青島區調,校飛123”“校飛123,請講”“計劃執行第一次校飛科目,第一個目標點IGDEG,高度上升到8400米平飛”“明白,按計劃實施”。
為了加快工作進展,空管站積極協調飛行校驗中心,結合近期校飛中心工作計劃,煙臺機場同意后,在煙臺定期飛行校驗計劃中加進膠州機場空管設施飛行校驗計劃,從而大大提前了項目實施時間。當得知校驗飛機將提前到達的消息后,工程建設指揮長、指揮部領導高度重視,親身指揮,組織自動化廠家及指揮部技術職員召開青島、北京、南京三地校飛視頻部署會,把控校飛預備情況,協調處理校飛推進過程中的重難點題目,確保飛行校驗工作高效開展。
青島新機場順利完成5天校飛
與外界了解的空管就是進行塔臺指揮不同,空管是整個民航的運行中樞,F代的空管指揮,管制職員靠的是“眼睛”看得到,就是需要雷達信號,靠的是“耳朵”和“嘴巴”聽得見、說得出,就是甚高頻系統,以及提供引導方向的導航臺,都在這次校飛的設備范圍之內。而熟悉的人都知道,自動化系統才是管制指揮的神經系統?展茏詣踊到y作為民航空管部分實施對空指揮的核心系統,通過處理雷達信號和飛行動態電報,為管制員提供飛行態勢和動態相關信息,對于航空安全和航班有序飛行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校驗飛機提前到達,整個校飛工作高效推進
新機場能同時保障最大相關航跡數目3000架次
新機場空管工程安裝的兩套自動化系統分別是國內主用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國產萊斯numan自動化系統以及處于世界領先的華泰skynet-x自動化系統。自動化系統已達到大型系統規模,支持最大160個管制扇區處理能力,能同時保障最大相關航跡數目3000架次,保障能力較現系統成倍增長,是國內除北上廣之外規模最大的空管自動化系統,對于提升專場后的航班運行效率、進步航班正點率具有重要意義。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空管指揮部按照上級及地方政府防疫政策要求,一手穩抓防疫,一手力促建設,多措并舉克服疫情影響。日前,業務區以及導航臺、雷達站等外臺站正同步加快手續辦理;空管站已經組織完成了塔臺、業務區、氣象雷達站、氣象觀測場、東、西三邊導航臺工程及風廓線雷達、多普勒雷達、VHF系統、方艙機房、DVOR/DME等設備自驗收,本月下旬也將啟動剩余所有空管設施設備的自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