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穩”落實“六保” 東航助力中國經濟加速恢復
民航資源網2020年6月5日消息:當前,我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國內民航市場的恢復勢頭強勁。作為國有三大航空公司的東航,積極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爭當復工復產的“先行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
航空物流開拓新市場
2020年6月5日09:09分,隨著MU7263濟南至意大利米蘭貨運包機的順利起飛,至6月30日每日一班、共計26班的東航濟南至米蘭貨運包機運輸開啟序章。為應對近期空運需求的持續增長,東航在原有9架全貨機的基礎上,投入客機參與貨物運輸任務,已緊急改裝10架,計劃改裝至14架客機寬體機,這也是中國民航目前最大的一支“客改貨”改裝寬體機隊。東航目前投放市場的全貨機、改裝飛機等各類國際貨運航班數已達每周400余班,5月份已執行貨運航班1456班,6月份預計執行貨運航班1400余班。
數據顯示,5月份,全球航空全貨機運力環比小幅增長,維持相對穩定的水平;而“客改貨”航班的貨運運力環比增長了17%,即2.7萬噸運力,推動了寬體客機腹艙運力持續恢復。“客改貨”航班每周增加近7.5萬噸貨運運力,運力的增長主要集中于往返亞太地區的貿易航線,其中,作為東航物流主基地的上海浦東機場在亞洲內部貿易航線的腹艙運力增長最為強勁。
自疫情發生以來,東航物流的貨運業務逆勢上揚,國際貨運不斷拓展新市場。
5月28日,東航開通首條國內至西半球定期生鮮航班。當天,一架波音747全貨機滿載著加州車厘子從洛杉磯飛抵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該航線將以鄭州為主運營基地,每周執行3班;執飛機型為波音747全貨機,全年可提供至少2.7萬噸進出口艙位運力。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東航產地直達”使用的航空貨運艙位,或是采用季節性生鮮包機,或是利用東航旗下定期航班客機腹艙和定期全貨機航班的部分艙位。此次從鄭州出港的航線則在此基礎上又前進一大步,打造了專注生鮮物流的貨運航班。
東航6月國內航班量環比增長30%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東航國內航班量正在穩步上升,目前已經恢復到每天1600班左右,達到去年同期60%左右。全球前十大航企中,東航的主要運營數據是表現最好、韌性最強的,年底有望恢復到90%。
五月全國主要城市間均恢復航班通行,隨著復工復產復課、商務出行的增多,東航滬深、滬穗、滬蓉航線的上座率接近70%,6月2日北京航班恢復,京滬迎來大幅上升。數據顯示,6月以來的第一周,東航新增15萬個可用座位數,國內運力占總運力投放的99%以上。
按計劃,東航在6月份重點恢復上海虹橋、北京兩大機場以及深圳、廣州、西安、昆明、成都和重慶地區的航班,整體日均航班量計劃恢復到1800班左右,比5月份增長30%左右。其中,上海市場恢復到日均602班,其中上海虹橋日均362班,比上月增長35.0%,上海浦東日均240班,比上月增長65.7%。北京市場恢復到日均298班(包含首都114班,比上月增長242%;大興184班,比上月增長123%)。
航線方面,東航計劃在上海執飛170條航線,恢復浦東-湛江、浦東-香港、浦東-昆明等航班。執飛北京航線102條,新增恢復大興飛往合肥、南昌、蘭州、南京、青島、太原等地的航線,北京首都飛往重慶、銀川等地的航線。同時,在北京-上海、北京-廣州、北京-深圳、北京-成都等航線加大投放寬體機型,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6月1日起恢復的每日一班上海-香港,計劃在6月15日以后陸續加密至每日8班。
復工復產步伐再加快
疫情導致湖北的商業航班一度停擺。4月8日,東航執行了武漢復航“第一飛”航班。4月東航航班恢復率大致為10%,5月航班恢復率達到20%左右,每周70個航班左右。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鞏固和好轉,東航也加快航班恢復,助力湖北、武漢的經濟社會發展。6月10日起,東航武漢公司還將執行成都、上海的過夜航班,每周增加224個航班,預計6月恢復至40%,7月計劃恢復至60%。此外,東航還推出一系列服務產品:武漢出港乘坐東上航班的旅客,通過服務號“東航武漢行”預約一人多座服務,尊享更大安全距離;通過攜程購票的高艙高價值旅客,贈送優先值機,優先安檢通道及貴賓室服務;針對企業客戶推出多人單點多次往返套票,以更低的價格為商務出行提供更優的服務。
除了恢復航班之外,東航全力推進有關建設,加快復工復產。位于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東航機務維修區和航空食品生產區已相繼復工建設。
上一篇 阿提哈德航空推出特殊中轉航班,以連接全球航線網絡內主要城市
下一篇 白云機場5月份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58.2%-郵政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