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運查詢-地方紛紛修編機場總體規劃:透露了哪些雄心
近期,武漢、長沙、上海、廣州、南寧、合肥、南京、杭州、天津、哈爾濱、長春、沈陽、煙臺等地紛紛對機場總體規劃進行“問診把脈”,謀劃未來發展,并以2030年(近期)、2050年(遠期)為節點,設定未來發展目標。其中,大部分機場的近期旅客吞吐量約為2018年的2倍~3倍。
目前民航局正對這些機場的總體修編進行審核,以進一步增強機場總體規劃作為法定性規劃的嚴肅性和指導性。
擴容量增跑道地方民航雄心勃勃對城市而言,機場不僅滿足交通需要,更是一種新的發展動力。其中,機場規劃在地方民航發展中起著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意義重大。從一定程度上說,機場規劃是決定地方機場品質的“染色體”。
不久前成為“網紅”打卡地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集內在品質和外在品位于一體,為全國民航機場建設樹立了典范。這個典范的由來,離不開當年機場規劃對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堅持。以大興機場為典范工程,建設四型機場的理念也體現在各地機場的總規修編工作中。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
最新公布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19年版)》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根據最新規劃內容,未來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終端目標量為2030年達到9000萬人次,這個數據相當于蕭山機場2018年38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的2.4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旅客吞吐量達到9000萬人次這一量級的機場,國內僅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座。 龐大的旅客吞吐量無疑需要機場基建的支撐。根據蕭山機場最新規劃,機場近期(終端)規劃將擁有4條跑道。這意味著在已擁有2條跑道的基礎上,蕭山機場還將建設2條新跑道。而4條跑道的建設規劃,可以說是目前機場建設中的“頂配”,中國目前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擁有4條以上跑道。擴容的不僅是蕭山機場,武漢天河機場就定下了2030年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的目標,南京祿口機場定下了2030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的目標,哈爾濱太平機場定下了2030年旅客吞吐量6500萬人次的目標,長沙黃花機場定下了2030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的目標…… 與此同時,配套的機場基建規劃也嶄露頭角。武漢天河機場明確“協同推進第3條、第4條跑道”,南京祿口機場著重在貨運建設,啟動T3航站樓建設,長沙黃花機場未來也將修建第三跑道,哈爾濱太平機場謀劃新建T3航站樓、衛星廳、T4航站樓。 業內人士表示,“各地機場總體規劃修編的背后,是地方發展經濟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證明了民航在實現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提升城市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以河南新鄭國際機場為代表,如今,機場已不僅僅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與多種產業有機結合,與區域經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更成為吸引與匯集高科技產業、信息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區域結構轉型升級的巨大引擎和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底氣從何來民航發展未來可期
實際上,對于近遠期規劃的相關數據,不少網友都有一個疑惑
上一篇 國際快遞費在線查詢-因為需求量激增,新航打算增加這條線的航班趟次啦~
下一篇 哈薩克斯坦的國際快遞-春秋即將接收第100架飛機,多重慶祝活動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