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瘦身”脫困:甩賣千億資產緩解流動性-上海貨運
7月19日,國泰航空(00293.HK)發布公告宣布,完成收購海航參與投資的香港快運航空的100%股權。這是海航系下首家正式易主的航空公司。
自2018年起,海航集團開啟了賣賣賣模式。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海航已經出售超過200億資產。2018年,海航已清理大大小小300多家公司,甩賣超過3000億資產,創造了一家企業一年處置資產的世界之最。“這不是全部。”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稱,“后續還有千億資產在出售路上。”
在瘋狂的資產處置后,2018年海航集團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增,從2017年的59.78%升至70.55%。此外,2018年是海航集團近幾年來首次虧損,凈利潤為虧損49億元,比2017年的81億元減少了130億元。旗下多家上市公司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近日一次采訪中,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透露,今年三月,海航的流動性困難達到最高峰,但已安然度過,一季度加大了處置資產力度,實現大量現金回流,但現金回流沒有預期的那么高,因為有一些國外的債務結構問題,預計用三年時間可以將負債降到比較健康的狀態。
針對經營及未來轉型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海航集團發去采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2018年累計出售3000億元資產
2014年,海航集團成為《財富》世界前500強,2017年總資產更是超過1.5萬億元,成功排名第170位。旗下共有9家A股上市公司、7家港股上市公司和1家A+H上市公司。
海航的極速“膨脹”,主要得益于其全球的“買買買”模式。兩年多的瘋狂并購,等于是再造了近三個海航。希爾頓酒店、德意志銀行等世界知名企業股權均被海航收購。從資產來看,2014年末,海航總資產僅有3226億元,到了2017年末,這個數字變成了1.232萬億元,增幅達282%。
不過,自從2017年遭遇監管緊縮后,橫跨地產、金融、旅游和航空多個領域,資產規模高達萬億的海航系就不復往日風光,開始不斷出售資產。金融方面放棄收購華安保險、轉讓新光海航人壽、賣掉皖江金控、賣出聯訊證券,最近又放棄購買渤海信托;地產方面賣出高價拍得的香港啟德三個地塊、上海土地、海南地產、深圳海航城等多個項目等。
“2018年之于海航,是跌宕起伏、浴火重生的一年,也是聚焦主業、全面轉型的一年。”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在2019新年致辭中表示。2018年海航已經對外出售了3000億元的資產。未來海航集團出售的規模不止3000億元,這些資產均系與航空運輸主業無關的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集團及旗下子公司2018年資產出售案例當中,超過70%來自公司股權,只有不到30%是出售實體物業資產。盡管出售股權資產的案例占多數,但股權并非海航值錢的資產,能給海航帶來巨額資金的依然是實體資產,如地皮、寫字樓、酒店等。其中,海航賣掉香港三塊地皮回收資金超200億元,接連賣掉國外希爾頓等酒店,回收資金近100億美元。
同時,海航集團及其旗下子公司出現多起股權質押。2018年12月18日,桂林航空旅游集團14980.16萬元股權被桂林旅游發展總公司質押給民生銀行桂林分行。另外,海航旅游集團自2016年以來就有10多筆股權質押,涉及國開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從類似瘦身來說,確實有很多壓力,近期此類企業波動很大,部分項目需要加快轉賣,而且轉賣的項目本身在估值等方面也有很多問題,或者說會有賤賣的風險。而出售以后,本質上也還是在償還一些債務,這種情況又會進一步使得原有的業務停滯或業績增長受阻。
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業績下滑
即便這么大手筆買資產,海航還是缺錢。
因為缺錢,海航停止了多項收購,比如去年9月因拖欠3億元信托貸款,海航創新公司被公開追討欠款;同樣在9月,海航也因為缺錢,最后終止了75億收購當當的事項;2015年10月發行的一筆25億元永續債,原定今年10月到期贖回,但海航控股也臨時延期。
負債也有上升,2017年海航集團總負債為7365億元,而2018年底,其負債總額為7552.68億元。資產負債率從59.78%升至70.55%,增幅18%。
具體而言,截至2018年末海航集團總負債中,短期借款1011.52億元,同比下降20%;長期借款2390.7億元,同比下降6%;應付債券為1122.1億元,同比下降16%;遞延所得稅負債113.82億元,同比下降3%。其余的負債項目卻比同期有所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持有待售負債,從2017年末的8.44億元,上升至227.45億元,上升幅度為2596%。
上一篇 改進忠誠度產品 讓達美航空直訂業務受益匪淺-沙特阿拉伯的國際快遞
下一篇 民航早報:摩洛哥皇家航空欲于2020年開航北京-沙特的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