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系統全面貫徹落實新《海安法》 以法治推動海事事業高質量發展-深圳空運公司
在江蘇,連云港海事局先后與東海航海保障中心連云港航標處、連云港通訊中心、東海救助局連云港基地、連云港海警局等多家單位開展新《海安法》學習交流,講解法律的修訂情況,并就航海保障、海上搜尋救助等重點內收留進行學習交流。通過系統化梳理整合,該局將64項行政檢查項目限定至27項,包含可實施的檢查內收留236條;按照項目風險高低,限定行政檢查參與度,從低到高分為現場巡視、現場監視和現場檢查,控制“如何查”;依據事故、險情等數據分析,確定全局性“高風險”的“必查”內收留79條,控制“查什么”“查到什么程度”。
與修訂前相比,新《海安法》涉及航海保障相關的條款從5條增加至13條,涵蓋了航標、測繪、通訊等航海保障三大業務以及海上搜救,空運報價海運價格,進一步強化了航海保障服務海上交通安全的作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柴進柱先容。
新《海安法》正式施行后,各級海事部分主動跟蹤新《海安法》及相關海事法規、規章調整情況,迅速組織開展海事規范性文件和內部治理性文件專項清理,梳理現行執法工作與新《海安法》規定不符的事項,及時按程序修改或廢止,并根據法律法規變化保持動態更新,實現與新《海安法》的有效銜接。
據了解,新《海安法》從國家義務的角度,建立和完善了海上支持服務系統的大概念,將航標導航、海道測繪、航海圖書資料、海上安全通訊等航海保障設施和系統納進到海上支持服務系統,從國家法律層面肯定了航海保障對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海安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持久發力、久久為功。“要圍繞學法、普法、用法等重點環節及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題目,緊抓新《海安法》的專題學習研究,確保新《海安法》確立的新理念、新制度、新要求在海事行政執法工作中落地生根,促進海上交通航運安全發展。”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曹德勝表示。
海事系統全面貫徹落實新《海安法》 以法治推動海事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08日 12時 中國交通報
“按照交通運輸部和部海事局的要求,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圍繞加強監管服務、保障航行安全的目標,積極推進航海保障重點工程建設,深化一體化融合發展,協同推進‘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努力開創航海保障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提供堅強保障。”柴進柱說道。對外,各級海事部分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充分發揮基層海事處、執法支隊、政務窗口、微信微博等法治宣傳教育陣地作用,結合世界海員日、中國航海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題目專項整治行動等重點工作開展新《海安法》等海事法律法規“進企、進校、進村、進船、進碼頭”主題宣傳活動,向社會公眾特別是航運從業職員宣貫新《海安法》。
值得一提的是,新《海安法》是自航海保障體制改革以來,第一次在國家法律文件層面出現“航海保障”的描述,并通過法律條文形式明確了航海保障是支撐和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監視治理和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氣力,是實現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依托,對推進航海保障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式、促進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現代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強化支撐 提升航海保障能力
持續發力 深進開展內外宣貫
“清單詳實,符合客運船舶實際。”“能夠讓船員比較完整地把握本船的一些重要設備,并知道這些設備日常的檢查重點,是一項好的舉措!”近日,廈門鷺江海事處羅經花客船工作室就預檢清單試運行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國際物流,得到了船員和船公司的一眾好評。
優化監管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來源:中國交通報
在遼寧,遼寧海事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全局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新《海安法》專題培訓班,邀請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李志文解讀新《海安法》修訂變化以及對海上交通安全治理的影響,捉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率先按下新《海安法》學習啟動鍵。
據了解,預檢清單是鷺江海事處在新《海安法》實踐基礎上探索制定的安檢新模式,預檢清單內收留主要為船舶關鍵性設備,不同船型、航區、船齡的船舶預檢清單各有側重。預檢清單對列進的每項關鍵性設備列出關鍵性能,提出檢測方法,由船舶實施并按檢測方法拍攝預檢照片或視頻,并在預檢清單中填寫預檢記錄。海事安檢職員登輪檢查時,通過對照預檢清單與預檢照片或視頻以核驗各項關鍵性設備的性能。
作為水上重要的行政執法氣力,各級海事治理機構以《海安法》修訂為新出發點,持續開展內外宣貫,扎實做好配套法規的立改廢,全力推動新《海安法》落地落實,推動海事事業高質量發展。
新版系統還可以顯示套牌船舶的具體軌跡、一船隨機多碼船舶的MMSI列表等,支持最多一個月的船舶軌跡查詢功能,方便執法職員核查船舶歷史軌跡數據。
“根據新《海安法》便利交通的原則,實施預檢清單后,船舶可以避免或減少調班,既進步安檢效率,又減少對船舶正常作業的影響,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下‘放、管、服’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海事監管要求。”鷺江海事處相關負責人先容。
廣泛宣傳的同時,還要推動新《海安法》“用”起來。
在全面學習宣貫的基礎上,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還配合部海事局開展了《航標條例》《沿海航標治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修訂,以期盡快出臺與法規銜接的相關配套制度,確保各項制度精準落地見效。
據統計,“凈海衛士”目前共有8974海事執法用戶使用,2021年至本日均訪問2897人次,日均查詢船舶信息1275次,累計使用對15254條異常船舶進行執法,在快速精確查處違法船舶、提升現場執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版系統優化了AIS信息識別算法,提升了軟件計算效率和正確率;增加了執法指引說明,對異常目標的可能原因、排查方式、處罰依據等進行描述;上線了船舶類型篩選、錨泊狀態篩選功能,可根據業務積累對網位儀目標進行目標特征識別與獨立分類顯示,減少排查目標過程中的干擾;對用戶界面作出進一步優化,增加顯示船舶類型、導航狀態、航速、7天在線率、數據更新時間等功能。
9月1日,新修訂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簡稱新《海安法》)正式施行,拉開了海事發展新階段的序幕。
自4月29日新《海安法》表決通過以來,各級海事、航保單位按照交通運輸部、部海事局的要求,積極開展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不中斷推進新《海安法》宣貫工作走深走實。
在福建,泉州海事局組織執法職員對新《海安法》進行集中學習和討論,利用企業微信直播等線上方式開展新《海安法》專題培訓,對修訂背景、重點條文、新增及完善的法律制度等方面進行解讀,泉州VTS中心還對全體值班員分批次進行新《海安法》知識測試,以考促學,學以致用。
同時,建立直屬局、分支局、基層執法機構三級“必查”內收留的設定及調整機制;責成基層海事執法機構完善現場監管制度,通過明確行政檢查的指標要求、轄區風險狀況,選定行政檢查對象;按照“一條船、一張清單、一次檢查”的原則,在信息化系統中完成所有行政檢查任務的天生、核準、派發、執行記錄和結果審核全過程。
日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聯合遨海科技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對“凈海衛士”無線電輔助執法系統(簡稱“凈海衛士”)的升級改造工作,2.0版本正式上線,并先期在天津海事局、遼寧海事局、江蘇海事局的支持下完成內測,為全國海事系統深進開展無線電違規集中攻堅行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此外,結合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題目專項整治行動要求,遼寧海事局通過強化對《行政檢查裁量基準》的實施監視,嚴格規范行政檢查裁量權力,精準打擊選擇性執法,確保新《海安法》落地見效。
同時,抓好創新點,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運用深進淺出的語言持續發布《一圖讀懂新海上交通安全法》《帶你走進〈海上交通安全法〉》系列解讀、知識問答等宣傳內收留,突出宣傳新《海安法》的重大意義、特色亮點和重要條款等內收留,營造了全行業全社會關注海運發展、關注海上交通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