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煙臺、威海、日照三條支線天天班-美國空海派
來源:航運界網 在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山東港口對內發揮一體化改革上風,持續織密省內海上中轉通道,打造“山港快航”支線服務品牌,內部各港口間運輸箱量同比增長26%;對外與船公司建立港航內貿集裝箱市場合作開發機制,打造了山東港口至廈門、欽州等多條“兩港一航”精品航線,內貿集裝箱同比增長14.1%。同時,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持續擴大“散改集”業務、重點貨種進箱規模,“散改集”下海箱量同比增長30%以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調研時提出了“三個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這是山東做好一切工作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為山東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路徑和方向。這次全新跨越,是山東港口深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踐行“三個走在前”的實踐答卷,是山東港口融進新發展格式,服務“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作為新貢獻,也是山東港口充分開釋一體化改革紅利、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
打鐵還需自身硬。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供給鏈流通受阻,世界主要港口普遍受到嚴重影響。山東港口立足“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式,擔當RCEP區域面向日韓、東盟的“橋頭堡”,提升資源配置能力,聚焦鑄造硬核支撐,以更完善更強大的功能、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助力全球產業鏈供給鏈穩定暢通。
隨著一體化改革的持續深進推進,山東港口的規模實力不中斷提升。今年,山東港口海向增航線、擴艙收留、拓中轉,新增集裝箱航線34條,其中外貿航線25條,航線總數累計達到317條,數目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首位,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給鏈暢通;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累計開發建設內陸港26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72條,海鐵聯運量今年突破250萬標箱,穩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2020年輕島港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超越新加坡港、釜山港,晉位世界第五、第六位,其競爭力在新華社近期發布的《國際航運關鍵競爭力指數——東北亞報告》中位居東北亞地區17個代表性樣本港口首位;日照港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進進全球前十;煙臺港建立起內貿商品車南來北往集散分撥中心,并成功打造精裝化肥特色品牌,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化肥出口基地;渤海灣港今年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600萬噸,成為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同時,空運報價海運價格,新興業務的資源集聚和對傳統業務的“反哺”增值日漸凸顯。目前,山東港口鐵礦石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近1/4;原油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超1/3;鋁礬土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超過3/4;糧食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近1/5,在全國進口總量中的占比均領先全國沿海主要港口。
一體化改革發展:支撐全新跨越的澎湃“動力源”
港口是基礎性、關鍵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山東擁有3345公里海岸線,地處“一帶一路”海陸十字交匯點,是黃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港口是山東最大的資源和上風,將山東港口打造成世界級港口集群,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關鍵中心、提升山東港口發展能級意義重大。
山東港口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 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400萬標箱
2021年12月24日 18時 航運界網
截至12月23日,山東省港口團體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8%、8.1%,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整體競爭力再攀新高峰,實現了歷史性的全新跨越,向著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關鍵中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除了“暢通循環”,來自服務的“提檔升級”也是山東港口打造品牌、服務全球的“關鍵一招”。成立兩年來,山東港口在業務模式、口岸效率、服務質量、科技創新等方面持續深耕,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不中斷攀登:全球首創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示范段)試運行,構建起更加安全、高效、環保、經濟的立體聰明綠色港口集疏運新模式;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52.1自然箱/小時,第7次刷新裝卸世界紀錄;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連續六年獲得馬士基全球集裝箱碼頭泊位效率排名第一,“套泊熱接”作業模式愈加成熟,為船舶進出港節約時間505小時;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成功落地日照港,裝卸作業單箱綜合能耗降低50%。此外,“云港通·口岸聰明查驗新模式”和“7×12小時跨區全時查驗”等多項口岸監管創新成果落地,實現了海關查驗全程的線上化、無紙化操縱;“先期機檢+船邊直提模式”將查驗順勢引進裝卸環節,機檢直放貨物實現直接從碼頭前沿提離,有效降低了時間和物流本錢。
兩年來,山東港口沿著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不中斷按下“加速鍵”。特別是按照山東省國資委“港口航運及供給鏈,投資與資產治理”的主業定位,大力發展供給鏈金融、現代物流等12個板塊新興業務,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在服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山東港口積極對接船公司,持續完善、擴大全球航線布局,構建起“輻射日韓、連接東南亞,貫通印巴、中東地區并連通歐美的遠洋干線”國際中轉大通道,中轉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3%,同時吸引船公司加開美國、歐洲等方向航線430多班航次,外貿卸船空箱總量超過400萬標箱,確保了國際海運暢通。
一體化改革是山東港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澎湃“動力源”。組建之初,山東港口就提出了整合、融合、耦合的理念,聚焦“統籌發展、協同發展、特色發展”,逐漸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渤海灣港為延展,各板塊團體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式,避免了整合前各港口各自為戰、低價競爭、內卷內耗等弊端,激發出握指成拳、攥指出拳的更強動能。
活動現場,山東港口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依次報喜。與會嘉賓共同推桿,見證“山東省港口團體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暨集裝箱第3400萬箱起吊”。來自全球主要集裝箱航運公司、省內部分重點企業的代表,媒體記者,以及山東港口領導班子成員、高管、各部室負責人和各港區現場職工代表參加活動。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司家軍,山東省國資委二級巡視員張志波,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區長周安,中國鐵路濟南局團體有限公司總經理貫昌奉,青島海關副關長王學全,山東省海事局二級巡視員王成功,青島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偉,山東省港口團體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出席活動,司家軍、張志波、貫昌奉、王學全、鞠偉分別致辭,李奉利作2021年山東港口生產業務發展工作匯報,山東省港口團體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經理蔡中堂主持活動。
山東港口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主動對接、互為支撐、廣開支線,以青島港為中心協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關鍵中心,新增各港口之間內貿、內支航線14條,實現省內港口全覆蓋;打造“山港快航”海上巴士,實現煙臺、威海、日照三條支線“天天班”。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將鋁礬土、鐵礦石等貨種轉水至渤海灣港,為腹地廠家構建更加經濟高效的物流通道,使干散貨業務成為渤海灣港的強力支撐。各港口加快融合、“命運與共”,推進生產資源共享,真正實現了“多港如一港”。
山東港口圍繞港口主業設立或參與設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中國北方國際油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東國際航交所、期貨公司等,構建高端服務平臺,保稅原油混兌調和、保稅船供油等新業態不中斷壯大,加快由單一港口運營商向供給鏈綜合服務商轉型。兩年來,新業務板塊收進、利潤分別增長92%、11%。
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塑造了一個更具整體競爭上風的世界級港口集群,帶來了四大港口團體的齊頭并進,骨干特色貨種全面發展,航線關鍵網絡日臻完善,資源統籌協同效應更優,終極結出了吞吐量與集裝箱量明顯提升的豐富果實。
量變到質變、構建新生態:提升港航綜合服務能級,劍指東北亞國際航運關鍵中心
山東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不僅積累了世界一流的港口體量,跨境鐵路國際物流,而且進一步提升了自身在全球港航生態圈的影響力和發展能級。未來將促進更多資源集聚、沉淀、延伸,逐漸形玉成球港航關鍵要素的重要“衍生地”,為航運貿易、航運金融、航運法律服務業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豐厚沃土,終極必將由量變催生質變、破繭成蝶,實現山東港口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關鍵中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全新躍遷。
“暢通循環”“提檔服務”:鑄造世界一流港口的硬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