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供應鏈金融的優勢與快遞物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關鍵
據悉物流企業在風險控制的方面是擁有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先天優勢,且普遍是尚未參與到這一業務中來。如果快遞物流企業能夠把銷售、產品、風控和資金這四件事做好,其就能夠取得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突破,并且為企業創造新的增長點。
快遞物流企業應該盡快抓住市場的機遇,以實現對主業的利潤補充,同時提升客戶體驗與增強客戶黏性。一般而言供應鏈金融產品具有四大優勢。
一是利息合理。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利率一般在10%左右,遠低于小貸和多數類供應鏈金融產品。同時,產品的期限也能夠與企業融資的需求完全匹配,亦可以讓中小企業實際支出的利息實現最小化。
二是風控嚴格。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貸款都是基于實際交易開展的,此貸款方可以通過交易信息有效評估風險,且供應鏈金融以交易本身涉及的應收賬款或貨權作為抵押,風險可控性更高。
三是金額精準。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貸款金額以實際交易產生的資金需求為準,低至幾萬,高至幾百萬,與企業實際需求更匹配。
四是審批靈活高效。供應鏈金融企業的審核重點則是交易信息,而非企業整體信用評價,因此審批條件相對靈活很多,貸款申請、審批、放貸等可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對于快遞物流企業而言,本身擁有大量的交易和物流信息,便于風險管理。從這個角度來看,物流企業與銀行或核心企業、平臺企業一樣,本質上都可以憑借自身資源,以特定方式形成風險解決方案。
快遞物流企業不僅擁有大量交易信息,還控制著實際物流。物流信息反映的是最真實的交易信息。快遞物流企業在開展未來貨權類業務時,可根據中小企業的交易和物流信息實現良好的風險管理。另外,由于物流企業掌握了貨物的流轉,一旦中小企業違約而無法償還貸款,物流企業可以對貨權進行處置。
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改變整個組織的思維與能力,并將此上升到公司戰略高度。同時,應充分借鑒外部金融機構的良好實踐,適時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
快遞物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關鍵在于做好銷售、產品、風控、資金四件事。
先看出售。要從自己的優質物流客戶出發,爭奪將其轉化為金融客戶,特別是應優先選取具有安穩發貨歷史的物流客戶作為目標客群。企業應樹立有用的金融客戶開發及出售辦理機制,推進客戶轉化。
金融客戶的開發有別于傳統物流客戶,物流主業出售團隊通常不具有出售金融產品的專業知識,因而,企業應針對金融事務特點,制定大客戶開發方案,并結合出售團隊辦理機制,有用推進客戶的轉化。
再看產品。快遞物流企業合適聚集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可分為三類:應收賬款類、存貨融資類以及未來貨權類。這三類產品在市面上均已有適當老練的產品規劃和流程,快遞物流企業可結合本身主營事務進行細化開發。
當落實到詳細的客戶效勞時,可緊扣客戶需求、開發定制化產品,提高靈活性,保證杰出的客戶體會。
再看風控。與銀行比較,快遞物流企業需求補齊一系列要害才能,如風控才能。保證杰出風控的要害在于數據、風控模型以及操作流程。首要,數據是快遞物流企業可以展開供應鏈金融事務的底子。
盡管快遞物流企業已具有很多客戶信息及收發貨記載,但許多企業的數據辦理實踐上并不標準。企業還需做好客戶其他根底信息的辦理,例如訂單信息。其次,樹立適用于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模型,其中心是根據買賣信息及數據進行買賣層面的風控。
相較全體授信形式,供應鏈金融的信譽評價更有針對性,即便對同一客戶,不同買賣的批閱成果和定價也可能存在差異。最終,須規劃并嚴格執行緊密的批閱和操作流程,這是有用風控的底子保障,把控的中心在于單據真實性以及對質押物的有用監管。
一旦出現單據造假或質押物權出問題,企業將面對重大損失。物流企業應完善本身物流或倉儲事務中的監管不嚴之處,并規劃緊密的單據和質押物管控流程,下降操作違規帶來的危險。
最終看資金。與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其他競爭對手比較,快遞物流企業在資金實力上并不具有優勢,有必要找到合適本身的辦法,完成少用資金、快速周轉。其中,快遞物流企業經過信貸財物證券化而獲取資金的方法特別值得嘗試。
這種辦法的本質在于利用應收賬款支付本身的應付賬款:快遞物流企業可將自己的應收賬款(即針對中小企業的債務)打包成一項財物出售給其他投資者,以此取得資金。
財物證券化讓物流企業完成了所謂的資金閉環,可以削減供應鏈金融事務的實踐資金占用量,并且本錢較低、操作靈活,值得積極探索。來源: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