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設施稀缺 各方資本競相追逐物流地產國際快遞
獲悉到電商與新零售的快速發展,致高品質物流倉儲需求在逐年的攀升。然而一二線城市倉儲用地供應正在縮減,這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短期內是無法逆轉,在倉儲物流設施稀缺性是更加凸顯。正是看到資產價值上升的廣闊空間,物流地產吸引了包括險資在內的多方資本趨之若鶩。
在成本力量的推進之下,物流地產正在迎來多方參與的深度整合,而電商、物流企業等終端用戶開端上升到行業鏈的頂端。“物流行業的參與者愈加多元化,并憑仗互相的差異化優勢不斷深入協作,行業開展日趨老練。”仲量聯行我國區研討部總監周志鋒表明。
經歷了十余年的開展,我國現已躋身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商場,其快速開展帶來的物流倉儲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但是倉儲物流用地每年的供應量卻在不斷縮短,倉儲設備求過于供的局勢短期內不會緩解。
從近期方針來看政府正在減縮倉儲用地出讓目標。例如上海土地“十三五”規劃提出,方案將工業用地比重從現在的27%降低到15%左右,且工業用地目標向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歪斜,可用于物流倉儲的份額愈加減縮。
“從趨勢上看,倉儲物流用地目標的操控將越來越嚴,拿地開發的模式未來或將被存量改建、二手收買等方法來替代。提高單位面積物流倉儲的租金和效益,是未來更具技術含量的課題。”仲量聯行我國區研討部工業地產負責人王格格表明。
求過于供的局勢導致物流倉儲設備價值的快速攀升,且這一趨勢仍將會繼續。杰出的出資遠景吸引了包括險資在內的多方成本競相涌入倉儲物流行業。
2017年菜鳥與我國人壽一起建立85億元人民幣的物流倉儲基金;江蘇信任攜手萬科建立60億元人民幣物流基金;更大手筆的還有蘇寧云商與深創投建立300億元人民幣物流地產基金,用于出資興修及收買高標準倉儲物流設備,未來方案管理倉儲規劃1200萬-1500萬平方米。
近期進入物流行業的成本方具有幾個特色:一是國資背景雄厚;二是挑選協作的渠道多元化,開發商、電商、物流企業均有;三是成本方僅純成本出資,由協作方詳細操盤運營。
王格格分析認為:“物流地產之所以會備受關注,不僅因其發展潛力大,還在于成熟物流資產的風險小、空置率低、回報相對的較高。從相關數據來看,當前物流地產租金凈回報率能達到5%-6%,且全國整體優質倉儲物業的平均租金連年上漲,而空置率水平則始終維持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