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法蘭克福FRA空運
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關鍵,武漢提出要將交通區位上風加快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關鍵鏈接上風,《規劃》指出,將發揮武漢在國家新發展格式中的戰略節點作用,強化區域集散流通能力,結合全市產業布局和空間發展特征,搶抓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關鍵城市契機,著力構建中部陸海大通道和航空國際大通道,為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提供支撐。
《規劃》提到,空運報價海運價格,將建設一批全國性和地區性的快遞分撥集散中心,新建或改造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快遞服務網點,加快形成“快遞電商產業園—快遞營業處理場所—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三級快遞服務網絡體系。
《規劃》明確,武漢將實施武漢天河機場擴收留工程,建設第三跑道、謀劃第四跑道、改造T2航站樓、擴建5號貨運機坪等擴收留工程,拓展區域性集貨網絡,將武漢天河機場貨站服務功能向周邊區域前置延伸,推進光谷城市貨站建設,在武漢城市圈主要節點進行謀劃布局城市貨站。
相鄰城市實現1小時高速直達
《規劃》提出,將以吳家山鐵路物流基地為核心,加快建設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加快推進漢歐物流園建設落地,強化與武漢天河機場、灄口鐵路基地、陽邏國際港通道聯接和業務聯動。
同時,完善大花嶺物流基地配套工程和設施,探索大花嶺鐵路集裝箱口岸建設,加強與上汽通用、富士康、長飛等企業對接,打造“武漢南部地區物流集散中心和商品車集散基地”。推進新港江北鐵路、金口港、花山港、經開港疏港鐵路建設以及新港高速、漢南過江通道等疏港公路建設,依托金口港、白滸山港等關鍵節點,謀劃武漢南部地區多式聯運走廊布局,推動新溝至經開港疏港鐵路建設。
在高端裝備制造及鋼鐵產業物流方面,依托白滸山港、武漢產業港等,為航空航天、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軌道交通、先進電力、高性能醫療器械、先進農機等高端裝備及鐵礦石、鋼制品、鋼產品、有色金屬、木材、建材大宗原材料提供運輸、倉儲、加工、信息處理等物流服務。
《規劃》提出,將建設城市配送車輛監管平臺,實現城市配送車輛動態運行、貨運配送企業服務質量考核、城市通行治理、公共停靠車位和裝卸場地位置查詢等功能,統籌水、公、鐵、空、園區資源,滿足市場主體“一次委托、全程服務、門到門交接”多式聯運需求。依托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引導全市重點物流園區建立深度感知智能園區系統,實現存、取、管全程智能化。
《規劃》明確,鐵路運輸上海空運,全市新增及更新飛時達快遞快遞車、輕型物流配送車優先選擇新能源車。在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大型貿易購物中心、農(集)貿批發市場等貨流密集區域,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
發展智能快遞箱,納進城市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范圍,加大對醫院、學校、辦公樓宇、大型社區、老舊小區等區域的覆蓋力度,推進小區傳統信報箱智能化升級改造。
依托優越交通上風,武漢將加快推動武漢航運總部區、武漢物流交易所總部等總部區項目,瞄準“五類500強”、全球物流100強,在漢設立區域總部或者功能性總部,建設面向大區域性的轉運、分撥配送基地以及航空航運、多式聯運中心等項目。承接中國醫藥、中國誠通等央企物流在漢設立物流總部,推動中遠海團體區域總部、全球數據處理中心落戶武漢。圍繞航運物流、臨港貿易等產業,發展融資租賃、航運保險、質押監管等金融服務,探索航運金融衍生品業務。
5月6日,武漢發布《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納進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重大項目庫治理的項目5大類共78個,規劃總投資約1022億元。
此外,將強化主城、副城、新城組群及重要功能節點之間快速交通聯系,謀劃形成以武漢為中心、輻射武漢城市圈的“七環三十射”高快速路網絡,實現武漢至周邊城市的直聯直通直達,打造以武漢為中心,武鄂黃黃、漢孝、武咸、武仙四條城鎮發展軸帶,構建相鄰城市1小時直達的高速物流圈。
在優化城鄉配送網絡方面,將在高速公路出進口、鐵路貨運站場、港口與機場四周等設置城市分撥中心,鼓勵本地商貿流通企業整合閑置廠房、倉庫等存量設施資源,加快改造建設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優化完善城市末端配送網點和設施建設。
來源:縱目新聞
在大健康醫藥產業領域,將搭建生物材料和中藥材快速進境通關服務平臺,建設中部地區最大的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物醫藥、中醫藥物流關鍵,助推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武漢基本建成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5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培育壯大國家A級物流企業達到300家以上。
對外方面,鞏固加密歐美貨運航線,加強與亞太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國家主要貨運關鍵的聯系,開通至澳洲、中亞等貨運航線,依托鄂州花湖機場,協同構建覆蓋全國的全貨機航線網絡,拓展至國內主要城市群的快線網和周邊地區的支線網,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建設空中快貨通道,加密與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等國內主要貨源地機場之間的航線航班密度;加大全貨機航線開發力度,提升武漢至杭州、沈陽、西安、廈門等空港型國家物流關鍵的航班頻次。
打造中國最大現代商貿物流平臺
國際鐵路班列方面,提升中歐班列(武漢)國際通道能力,開辟至中亞、南亞新通道,開辟中老鐵路通道,加快融進西部陸海新通道。
《規劃》提出,將依托武漢國際貿易城,加快推進漢口北綜合物流園建設,整合提升倉儲設施,發展集中倉儲、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等消費物流新模式,打造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現代商貿物流平臺。完善漢口北交通基礎配套設施,促進武漢國際貿易城與灄口鐵路物流基地、武漢天河機場、陽邏國際港、吳家山鐵路物流基地等交通關鍵互聯互通,強化與義烏、上海、西安等商貿服務型關鍵聯系。
《規劃》提出,將加快建設陽邏國際港三期,謀劃推進集裝箱水鐵聯運三期工程,推進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港園區、多式聯運示范園等臨港物流園建設,據了解,今后,陽邏港一、二、三期碼頭將買通同一運營,依托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智能交通關鍵,推進陽邏國際港西港區智能集裝箱運輸系統建設。
智能快遞箱納進公共配套建設范圍
建設中部最大生物醫藥物流關鍵
圍繞航空路商圈、中南中北商圈等城市核心商圈和江漢路步行街、楚河漢街等重點貿易步行街,有關部分將完善貿易網點物流配套設施。
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
圍繞“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武漢將積極推進花山港物流園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加快推動光谷城市貨站建設和海關貨物監管功能前置。
圍繞“中國車谷”建設,將面向武漢經開區汽車制造產業集群和江夏區金口新城,整合大型汽車制造、零部件制造企業物流需求,為汽車產業鏈提供倉儲分撥、包裝加工、運輸、信息處理、配送等綜合物流服務。
《規劃》明確,將圍繞武漢市重要支柱產業,培育發展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關鍵。
同時,將加快漢南港、沌口港、軍山港、金口港等商品車滾裝碼頭及臨港汽車物流園建設,推動進口汽車口岸申報與建設,打造集商品車運輸存儲、汽車國際國內貿易、零部件及售后備件存儲分撥、車輛維修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商品車物流綜合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