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和通貨膨脹導致鹿特丹的交易量出現虧損
物流 2024-02-22由于地緣政治動蕩、低經濟增長和高通脹給歐洲帶來壓力,鹿特丹港的吞吐量在2023年下降了6.1%。
該港口表示,其吞吐量為4.388億噸,而2022年的吞吐量為4.674億噸,其中煤炭、干散貨和集裝箱占了大部分損失。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2024年將是另一個“不可預測”的年份。
干散貨吞吐量同比下降11.8%,其中煤炭吞吐量下降20.3%,至2310萬噸,原因是歐洲能源危機緩解,對燃煤發電的需求有所緩解。考慮到2022年的錯誤申報,港口的“其他干散貨”部分下降了24.7%。
干散貨也有一些亮點,由于氣候影響導致歐洲作物歉收,農業散貨增長3.0%,玉米進口增長50%。原油吞吐量也增長了9.9%,達到2810萬噸。
在液體散貨部分,礦物油產品下降6.5%,主要是由于燃料油和石腦油的吞吐量下降,導致整體下降3.4%。港內天然氣吞吐量首次超過燃料油吞吐量。
由于歐洲繼續抵消因烏克蘭戰爭而導致的俄羅斯管道進口損失,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保持強勁,增長3.7%,達到1190萬噸。庫存減少和需求下降導致其他液態濕散貨下降5.9%,至3610萬噸。
集裝箱吞吐量重量下降6.8%至1.301億噸;以teu計算,下降7.0%至1340萬teu。該港口表示,由于地緣政治和其他干擾,自COVID以來集裝箱市場的波動仍在繼續。對鹿特丹來說,從2022年開始的下降在2023年如預期的那樣持續下去,原因是消費下降、歐洲產量下降以及受制裁影響的俄羅斯進出口中斷。集裝箱船運量增長1.0%并未反映在貨運量上,貨運量下降7.8%,而滾裝貨運量下降5.0%,至2900萬噸。
盡管貨物吞吐量形勢嚴峻,但港口收入增長了1.9%,達到8.415億歐元。
鹿特丹港務局將2023年定為其運營和可持續性投資的一年,并為港口及其物流鏈做出了重大投資決策。投資總額為2.954億歐元,比2022年增長近15%。
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Boudewijn Siemons表示:“我們為Porthos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項目的建設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鹿特丹港的國家氫網絡建設工作也開始了。今年,我們慶祝了物流領域的一些重大發展,例如宣布擴建APMT和RWG集裝箱碼頭,以及開放CER。所有這些發展將使我們離成功和未來彈性的港口和工業綜合體更近一步。”
國際快遞服務推薦: 飛時達快遞_代理國際運送_為公司、個人遞送:文件、貨物、私人物品行李托運,國際運輸:文件包裹,空運海運,貨運物流。
業務項目:fedex、fedex快遞、聯邦快遞fedex國際快遞、DHL、敦豪DHL快遞、DHL國際快遞、UPS、UPS快遞、UPS國際快遞、TNT快遞,TNT國際快遞、EMS特快專遞、EMS國際快遞、國際大包、郵 政航空大包、郵 政海運水陸路、國際海運水陸路、e郵寶、e特快、郵 政國際空運水陸路SAL。
中國出口價格優惠80%、國際快遞公司、北京國際快遞、北京國際快遞公司_飛時達快遞進出口文件貨物運送全球服務。
免費提供查詢:國際物流、國際快件、國際速遞、國際托運、國際快運、國際搬家、國際速運、國際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