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冷鏈設備市場面臨的困局 冷鏈市場如何做到高效智能化
作者:飛時達北京國際快遞公司 |
2021-09-13 閱讀數:698 |
據了解冷鏈行業似乎是已經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由產業在線冷鏈項目研究依據對行業發展跟蹤監測的數據基礎上結合實地的調研,就中國冷鏈市場目前呈現出的狀態的困局與機遇來做分析,而中國冷鏈設備市場爆發所需要具備的市場和產業要素到底有哪些呢?
根據數據顯示各冷鏈環節設備的發展遠低于預期,致巨大的需求沒有完全的轉化,而冷鏈設備的表現不佳。對此產業在線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結合一些業內的專家人士的觀點歸納如下:
1、標準規范未成體系也難成體系且標準落實不到位。我國冷鏈行業很早已經意識到標準規范的重要性,各種相關的政策標準也開始建設出臺,但是總體來說這些標準還未形成體系,而且在實施上面也有很大的阻礙,導致標準并沒有落實到位。
2、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近幾年政府文件中多次的提到冷鏈發展相關內容,但是多是導向性內容,關于設備制造企業關心的補貼等實質性內容并未提及,很多地區的補貼政策申請復雜且困難。
3、非標定制,產能受限,成本高。整個鏈條設備眾多,且對不同環境、儲藏物有不同的要求,多為定制化需求,產品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企業盈利能力較差。
4、消費者對冷鏈運輸需求高,但認知度低。冷鏈
物流理念推廣薄弱,食品安全的重要沒有得到消費者真正的認識。
5、兩個“一公里”的難題。冷鏈運輸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6、設備利用率較低。前期建設的很多冷庫庫容利用不合理,地區分布不均勻。
7、地區分布不均。冷鏈設備集中于東部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設備數量、技術等都無法保障。
雖然冷鏈產業面臨著種種問題,但是產業在線認為目前我國冷鏈覆蓋率仍然較低,電商發展、城鎮化進程加速、人們對食品質量要求的提升、醫藥冷鏈需求增加等都利好冷鏈產業的發展,冷鏈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但是冷鏈產業發展的新風口在哪里呢?
新機遇:技術驅動與需求結合下行業邊界逐步擴大,冷鏈設備迎來發展新風口。
從目前情況來看,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深化,冷鏈設備制造企業逐步從傳統的冷凍轉向生鮮、醫藥等行業,家用冰箱冷柜企業也開始探索在輕型商用柜領域的發展,冷鏈物流的行業邊際逐步擴展,越來越受關注。產業在線總結市場發展,對未來市場新機遇做出如下判斷:
1、新冷媒:CO2、NH3自然工質在大型甚至中、小型制冷設備的廣泛應用;
2、新業態:新餐飲中央廚房、新零售自動售貨機;
3、新領域:制冷設備在核電、醫藥等新領域擴展;
4、智能化:物聯網時代下,無論是設備端還是冷鏈管理環節,智能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5、模塊化:冷鏈設備模塊化、規模化發展,提升設備利用率和盈利能力;
6、國際化:海外市場的需求對接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驅動下的新增需求。
冷鏈設備市場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應對新市場環境下的機遇與挑戰?2017年10月25-27日,產業在線將與重慶制冷學會攜手在重慶召開第三屆“中國冷鏈設備產業發展與技術論壇”,本屆論壇以“預見新未來”為主題,將繼續關注標準、技術、市場等核心驅動力,進一步梳理產業發展脈絡,探尋產業未來路徑。
冷鏈設備市場的發展作為一個大課題是備受社會各方關注。產業在線冷鏈產業研究團隊對參與第三屆“中國冷鏈設備產業發展與技術論壇”的幾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人士就目前制約冷鏈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冷鏈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增長點等問題做了交流:
中國制冷學會副秘書長楊一凡:在大數據網絡平臺指引下,高效智能化的冷鏈裝備滿載運行。
楊秘書長認為:我國“十二五”期間在國家發改委《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指引下,迎來了建國以來冷鏈發展的最高峰,“十三五”期間,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給冷鏈產業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按理說,不應該有任何制約因素。但在我國冷鏈快速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制約冷鏈均衡發展的問題,尚需在操作層面加以注意。
1、冷鏈需由眾多環節共同完成,不能只注重某一個節點而忽略了其他環節和各環節的銜接。如果存在某一環節的缺失或滯后,這個鏈條的工作效率就會降低或失去其意義。
2、冷鏈主體應明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其主體應該是農產品中的易腐食品、需要溫度控制保持其品質的醫藥、血液制品和特殊的貨物等。把其主體擴大化,必然帶來流通成本和能耗的增加。
3、冷鏈發展的扶持政策需進一步細化。應逐步建立成品進入冷鏈流通環節的系列扶持政策,減少原材料冷鏈流通所帶來的裝載率低、成本高、加工后期二次廢料的回收、流通、處理等一系列資源和能源浪費等問題。
4、冷鏈裝備制造業尚需加大適應我國冷鏈特色裝備的研發力度和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5、冷鏈標準化體系缺乏統一規劃,主體不清、監管體制職責不明。
6、冷鏈信息化、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支撐體系尚無達到規模化程度,流通運輸環節連鎖經營模式尚無形成,造成冷鏈流通成本過高。
7、冷鏈流通給人類帶來的眾多益處的大眾化意識尚需進一步加強。
關于我國冷鏈行業的未來,楊秘書長表示冷鏈未來發展的方向一定是在大數據網絡平臺指引下,高效智能化的冷鏈裝備滿載運行。行業新增長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a.高效、節能、環保的冷鏈裝備制造(包括適應性強的冷加工設施;與生產基地和城鎮配送相互協調、充足的冷鏈運輸設施;區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安全、節能、環保的冷庫設施;銷售環節冷藏設施及家庭配送冷藏箱袋等);
b.易腐食品產地加工產業的合理布局建設;
c.大型跨地區的連鎖經營的物流企業;
d.各類規模的網絡平臺、數據中心網絡化建設等。來源:
國際快遞
上一篇 從源頭減少包裝垃圾投放共享快遞盒 加緊研發新型材質更輕便環保
下一篇 班列運輸市場定位一站式服務能否滿足發展迅猛的跨境電商的需求國際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