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意味著北斗服務范圍覆蓋面更廣-馬普托海運費
“在哪里”和“什么時間”構成了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衡量坐標。看不見摸不著的時空信息,既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證,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
在武漢花山港,一排排橋吊、船吊、軌道吊依次排開,一輛輛約15米長、最高載重75噸的“平板車”自主行駛,停車、裝箱、駛離、停車、卸箱等一系列操縱完全自主完成。
從衣、食、住、行到水、電、氣、熱,從農林漁業到救多難減多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社會生活深度融進,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據統計,基于北斗系統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已有超過2萬臺套,節約50%的用工本錢;基于北斗系統的農機作業監管平臺和物聯網平臺為10萬余臺套農機設備提供服務,極大進步了作業治理效率。
“北斗衛星本身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授時系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說,北斗三號衛星上的星載銣原子鐘的精度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可以達到天天100億分之5秒。目前,這一功能已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力、金融等系統。
15年前,我國丈量珠峰高程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丈量主要依靠美國的GPS系統。而此次丈量,我國同時參考中國北斗、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并且以北斗的數據為主。其中,由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在丈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心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公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智能化港口建設,被視為提升港口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此前,交通運輸部等九部分發布《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設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港區內部集卡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集卡自動駕駛示范。
延伸閱讀:
說起北斗,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導航定位”。實時導航和快速定位是衛星導航系統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北斗還具有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訊三大特色功能。
北斗系統全面建成,將極大推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新一輪發展。《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3450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14.4%,預計2020年產業總體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
北斗全產業鏈發力,既惠及國內,也服務全球。“2019年北斗海外應用合作及貿易交往更加頻繁,國產北斗基礎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基于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聰明施工、聰明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得到成功應用!庇谫t成說。
北斗芯片的研發生產技術正在逐步成熟。支持“北斗三號”系統信號的28納米芯片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2納米雙頻定位芯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全頻一體化高精度芯片已投產,北斗芯片性能再上新臺階。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斗導航型芯片模塊出貨量已超1億片,季度出貨量突破1000萬片,北斗導航型芯片、模塊、高精度板卡和天線已輸出到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來源:中心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華測導航總部位于上海市青浦區西虹橋北斗產業園,這里聚集了百余家與北斗產業相關的企業,北斗產業鏈上、中、下游已形成緊密聯系。
北斗系統與新一代5G移動通訊、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碰撞融合,構建以北斗時空信息為主要內收留的新興產業生態鏈,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貿易模式不中斷創新,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終端產品方面,以智能手機為例,2019年,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其中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進網的手機有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未來,北斗擁有無窮可能。正如首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曾說的那樣,“北斗的應用只受人類想象力的限制”。
交通運輸行業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用戶之一。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重點運輸過程監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港口高精度實時調度監控等領域。據《白皮書》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國內超過650萬輛運營車輛、4萬輛快遞和飛時達快遞車輛、36個城市的約8萬臺公交車、3200余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余座海上導航設施都已應用北斗系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
北斗組網,星耀全球。
特殊戰場上,北斗同樣快速響應、盡銳出戰。2020年初,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在神州大地打響,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平地而起,為復雜地形地貌實現高精度定位、精確標繪的,正是北斗;面向全國的“千尋位置”網上無人機平臺,可以實現無人機精準噴灑等防疫作業,為其提供高精度數據的,也是北斗;物資運輸車輛實時監管調控,智能機器人將各地投遞的醫療物資快速送往醫院隔離區,背后的支持系統,還是北斗……
身兼五大能力
從應用層面向上溯源,北斗產業鏈是如何劃分的呢?
航天科技團體五院航天恒星公司至今已研發出了千余種衛星應用產品,包括北斗導航手持機、北斗船載終端、北斗車載終端等!2019年,我們的船載終端產品成功進進緬甸漁業市場,截止到目前共交付了1000余套船載終端產品,既為緬甸漁業監管部分提供船舶定位監管、禁漁禁航區治理等服務,也為漁民提供定位導航、漁獲上報、文本通訊及報警救援等功能!焙教旌阈怯嘘P負責人告訴記者。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空間段采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除了與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同樣具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外,還具有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兩類衛星屬于高軌衛星,衛星越高,其抗遮擋能力越強,無論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還是在多有遮擋的山區,在其他衛星系統不能定位的情況下,北斗依然能“堅守崗位”。尤其在低緯度地區,北斗性能更具上風。
應用只受想象力限制
位置報告功能,與北斗“有源定位”的特性息息相關。有源定位是中國北斗的一大創舉,利用無線電測定技術,通過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聯手,不僅能回答用戶“我在哪”,還能告訴關注用戶行蹤的相關方“你在哪”,跨境鐵路國際物流,廣泛用于搜救、漁業等領域,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
精度控制在5厘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