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承壓 航企PK誰更勝一籌?-上海貨運
圖:業績承壓 航企PK誰更勝一籌?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網 張旭/制圖
最新一期《航空公司商務》雜志世界航空公司收入排名顯示,主要航空集團2018年基本保持了較高的利潤水平,但油價上漲和一些重要市場的激烈競爭削弱了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說,航空運輸業正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那么,在業績承壓之際,究竟誰在競爭中更勝一籌呢?
17家航空集團營業利潤超10億美元
自10年前從金融危機中逐漸復蘇以來,航空運輸業進入了較好的利潤周期。世界航空公司2018年繼續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數據顯示,全球100家最大航空公司/集團2018年的總收入高達78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了8%;總營業利潤略低于490億美元,比2017年減少了14%;凈利潤減少超過20%,為277億美元。
很大一部分行業利潤仍歸功于為數不多的幾家先進航空公司/集團。在全球100家最大航空公司/集團中,有17家航空公司/集團的營業利潤均超過10億美元,總額達389億美元;剩余83家航空公司/集團共同實現了約10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重組、整合、基本良性的市場環境,以及在近幾年內較低的燃油價格,幫助航空公司實現了利潤增長。
然而,燃油成本在2018年發生了變化。盡管2018年第四季度油價大幅下跌幫助航空公司實現了比之前預期更高的利潤,但2018年已有明顯跡象表明,行業利潤正面臨減少的壓力。即便是在為行業貢獻了大部分利潤的航空公司/集團中,這一跡象也很明顯。2017年有20家航空公司/集團的營業利潤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而2018年減少至17家。
可以說,這些領先的航空公司/集團分布十分均衡。在17家營業利潤突破10億美元的航空公司/集團中,5家來自北美地區,5家來自歐洲,6家來自亞太地區,1家來自中東地區。
具體來說,雖然北美地區航企2018年的營業利潤總額較2017年大幅減少,但仍然是最賺錢的。其中,美國有5家航空公司/集團擠進了營業利潤8強,他們的營業利潤總額為165億美元。亞太地區主要航空公司/集團2018年的營業利潤基本保持穩定,主要由中國三大航、日本全日空和日本航空以及澳大利亞航空驅動。
歐洲三大航空集團貢獻了歐洲市場的大部分利潤,其中國際航空集團的業績表現尤為突出。盡管這三大航空集團都對低成本航空業務產生了興趣,但他們的大部分利潤仍是通過網絡運營商實現的,尤其是英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和德國漢莎航空。盡管愛爾蘭瑞安航空2018年的利潤受到沖擊,但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已連續5年超過10億美元。同時,土耳其國內市場的復蘇也促進了土耳其航空的發展。
在更具挑戰性的市場環境中,阿聯酋航空集團2018年的營業利潤減少了1/4,但仍近11億美元。其中,阿聯酋航空的營業利潤減少至7億多美元。
2018年航空業面臨更嚴峻形勢的另一個跡象是,虧損航空公司/集團所占比例更大。在公布營業利潤數據的77家航空公司/集團中,有17家出現虧損,而2017年只有7家。
圖:業績承壓 航企PK誰更勝一籌?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網 王世鑫/制圖
低成本航企備感壓力
2018年,主要低成本航企的收入增長了約10%,但盈利能力受到了影響。
在收入最多的100家航空公司/集團中,共有36家低成本航企,其中既包括獨立的低成本航企,也包括大型航空集團旗下的低成本子公司。這36家低成本航企2018年的收入約1120億美元,而2017年為1020億美元。這一增幅與2018年主要低成本航企10%的客運量增幅大致相符。
在這些低成本航企中,有33家公布了營業利潤數據。其2018年的營業利潤總額為82億美元,而2017年這一數字為118億美元;凈利潤幾乎減半,從2017年的不足100億美元減少至略高于50億美元。
在營業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17家航空公司/集團中,獨立的低成本航企占有2個席位。無論是從收入、營業利潤還是凈利潤指標來看,美國西南航空都是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企。其2018年的營業利潤雖比2017年有所減少,但仍然高達32億美元,凈利潤約為25億美元。
瑞安航空是全球第二大低成本航企,但其2018年的營業利潤減少了40%,略低于12億美元。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這一財年內,該公司的客運量增長了9%,超過1.42億人次,但收益壓力與更高的成本侵蝕了其利潤。
上一篇 9月2日起,海航關閉深圳-都柏林航線訂座-烏克蘭航空
下一篇 成都航空接收第12架ARJ21飛機,機隊規模達44架-深圳空運價格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