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機場2021年全年的客運量較2020年接近-俄羅斯專線
032021年美國機場2021年排名中(11-12月數據為預估值),美國前十的機場名單同樣保持不變,亞特蘭大保持首位,旅客量回升至7200萬,隨后的二至六名順序不變,依次為:達拉斯、丹佛、芝加哥奧黑爾、洛杉磯、夏洛特。七至九名中,奧蘭多上升兩位,拉斯維加斯下降兩位(即:順序對調)。排名第十至第十二位則跟2020年是一樣的順序,依然是西雅圖、邁阿密、休斯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十三的芝加哥中途機場,中途機場在2019年排名第二十六位,在2020年排名第二十九位,在2020和2021年間向前躍進了16個名次,晉級美國前十五大機場排名榜。此現象可能跟低本錢的基地航美國西南航空在新冠疫情期間通過大舉新增通航點及航班頻次,及時響應了先于商務市場恢復的旅游市場有關。而原本在2020年排名第十三的紐約肯尼迪機場則退到了第十五位。
04結語回顧過往兩年中美機場客運量變化可見,在新冠疫情下,空運報價海運價格,國內市場的客運需求雖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但進一步的增量或將主要來自國際市場的復蘇。未來中美乃至于全球大型機場的客運市場結構及旅客量排名也將很大程度受此因素影響。對于新的一年,在新型毒株的持續出現(如:奧密克戎)下,疫苗加強針的接種率和各國政府對國境開放的態度將是接下來客運量恢復的關鍵。面對2022年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如何平衡旅客及社會大眾的健康安全,并兼顧進一步刺激國內航空市場需求,也將會是接下來中國民航業的新挑戰。
作者:Andy Lee、羅同、Xiaomei Zhang(L&B航空服務及猜測團隊)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繁忙機場的序列起了較大變化。2020年,國際市場停滯,國內市場規模較大的中美機場排名躍升,全球前15大機場中,除東京羽田外,其余均由中美機場包攬(中國9個、美國5個),但運量大幅下降,均介于2000-4000萬之間。回顧2021年,中美兩國的客運市場呈現出不同的恢復進度,美國的全年旅客運力呈上升趨勢,5月起超過中國(圖1)。全年客運量,中國前十大機場整體仍維持在2000萬-4000萬段,美國前十大機場則有明顯提升,其中亞特蘭大、達拉斯、丹佛及芝加哥奧黑爾更是突破了5000萬大關(圖2)。
與2019年客運量相比,美國前十五大機場的運行恢復程度如圖6所示。可以看出,美國大型機場的國際量均有較明顯的恢復,介于16%-76%之間。其中又以一些面向中南美洲的門戶機場(如:達拉斯、邁阿密、休斯頓)和主要聯系墨西哥、加勒比海等旅游航線的區域機場(如:芝加哥中途、勞德代爾堡)最為明顯。而傳統大型國際關鍵,如:紐約肯尼迪、洛杉磯、芝加哥奧黑爾,則持續受亞洲嚴格的境管政策及較晚開放的大西洋航線(美國11月8日起答應已接種疫苗的歐洲旅客進境)影響,市場恢復幅度最為守舊。整體上,美國在2021年對國際出行持較開放的態度,逐步放寬邊境管控,全年共有3個機場國際客運量突破千萬,包括芝加哥中途的1570萬,邁阿密的1190萬,和紐約肯尼迪的1030萬(圖7)。022021年中國內地機場2021年內地前十大機場成員保持不變(12月數據為預估值),排名情況與2020年類似,前四位的順序相同,廣州白云機場蟬聯冠軍(表1)。往年6月天府機場投運,成都進進兩場運營時代,但由于航司轉場仍在進行中,新機場分流有限,雙流機場得以守住第二的位置(但就城市總量而言,成都首次超越廣州)。上海兩場的排名均有提升,預計升至第五、第七,且客運量超過2020年(浦東和昆明難分伯仲,實際排名可能互換)。兩場運營下,首都機場的排名繼續下降,預計將退居第六,大興機場基地航司于往年4月基本搬遷完畢,業務量上升迅速,躋身第11位,成為未來十強的有力競爭者。
上一篇 顯著降低了船舶錨泊時燃油發電帶來的噪聲、大氣污染-歐洲空運
下一篇 隨著一輛集卡車裝箱完畢駛出筒倉裝車樓-物資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