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新零售物流領域的創新嘗試 啟動線下零售改造
作者:飛時達北京國際快遞公司 |
2021-09-13 閱讀數:1245 |
獲悉到由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點評京東運費漲價稱根本問題在于“集中性的
物流一定有個其最佳規模的臨界點,在超過臨界點之后效率降低,成本不減反增”,而新時代的物流必然是去中心化的,“盒馬所有的門店都是倉庫,面積更多,離消費者更近,物流作業更簡潔高效。”
據悉盒馬鮮生做為“新零售”企業代表,給外界的形象一直是生鮮零售范疇的創新者,但從侯毅近期的一系列行為看,其所以為的行業競賽力遠非此前業內所關注的供應鏈、獲客量等行業數據和指標,更有物流范疇的創新。盒馬鮮生對于阿里更像是新零售的窗口,以此咱們能夠看到阿里在新零售范疇的物流嘗試和做法。
侯毅的“門店倉儲化”形式其實代表的是阿里在新零售物流的首要規律,即加大對門店就近發貨的掩蓋量。在咱們看來,菜鳥、餓了么和盒馬鮮生分別是阿里在此布局的三駕馬車。
在2017年以來,菜鳥一方面經過加速菜鳥聯盟,加強分布式倉儲的建造,在提升效率,下降成本方面現已初見成效,如天貓超市在全國建造數百個前置倉,完成了60分鐘快速送達;另一方面,咱們也看到菜鳥經過與品牌商門店協作,釋放去中心化物流的優勢,如與屈臣氏協作,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東莞5個城市的顧客在該天貓旗艦店購物時,菜鳥將依據顧客的收貨地址,定位附近3公里內的屈臣氏門店,直接將門店內產品送至顧客手中。
在撰寫本文前,咱們特意采訪了屈臣氏方面,其表明2018年協作的城市和門店將進一步擴大,到2018年3月屈臣氏與天貓協作的“定時送”效勞可掩蓋全國超越10個城市。除此,咱們翻閱了國內知名品牌的財報信息,以安踏為例,依據阿里方面披露信息到現在現已稀有千家天貓旗艦店接入菜鳥此系統,將門店發貨做為近期重要作業展開。門店發貨的優勢咱們自不必贅述,門店前置倉掩蓋三公里規模,其不僅節省了倉儲物流成本,且由于高速配送提升了品牌認可度。
近期關于阿里收買餓了么的消息甚囂塵上,業內涵分析談論此消息時多以“阿里和美團在外賣范疇競賽”為論題點,咱們以為這是極為片面的。餓了么雖然以外賣為主,但近期卻在進行大規模的物流輸出作業。
經過對屈臣氏的采訪咱們了解一項非常重要事務細節,現在屈臣氏現已將一二線城市的門店配送作業交給餓了么為代表的外賣公司擔任,即屈臣氏在一二線城市自有渠道訂單,經過餓了么來配送和消化。依據屈臣氏方面提供信息:屈臣氏自有電商平臺,包含屈臣氏萵筍及屈臣氏中國APP“閃電送”效勞到到17年年末已掩蓋全國超越300個城市,3000家店鋪,完成兩小時快速配送。這意味著餓了么本質上現已不單單是一家外貿公司,而是依據本地日子配送的物流企業。
接下來不管阿里是否對餓了么進行全資收買,做為大股東的阿里對餓了么在物流范疇的定位基本是明晰的:本地日子配送的主力效勞范疇也將從現有的超市、醫藥、外賣擴張至全品類。對于餓了么而言,此定位也是有極大優勢,外賣日訂單在1000萬以上,可確保基本的配送規模,也是物流輸出的重要前提條件。
盒馬鮮生在物流范疇的創新點首要為:
1、門店配送,三公里半個小時,門店即為前置倉,2018年盒馬鮮生要加速門店布局,咱們為此采訪盒馬鮮生方面,對方曾表明僅北京在五環內將會有40-50家,掩蓋規模進一步擴大,門店的規模優勢將得到體現;
2、經過對物流環節的調整,如包裝材料的二次使用,下降成本,傳統生鮮的配送成本大概為15-20元/單,盒馬鮮生要遠低于同行。
當然,如若將餓了么接入盒馬鮮生配送,成本還將繼續下降。
相較于傳統中心倉儲的物流配送,新零售物流在乎調動區域性的物流資源,綜上來看,菜鳥調動的是天貓和區域性渙散的倉儲物流資源,餓了么則是將區域性門店資源納入配送系統,不管其是否接入阿里原有零售系統,盒馬鮮生則是主攻生鮮配送范疇,將傳統物流最難攻關項目,經過分布的線下門店,進行合理化解決。
自2016年以來阿里在線下零售范疇布局極大,入股區域化零售巨頭三江購物、高鑫零售、新華都,與銀泰也進行全面融合,2017年咱們也能夠看到阿里與線下零售的一些事務嘗試,也取得了必定成果,得益于阿里巴巴帶來的新零售改造快速深化,在高鑫零售的2017年全年業績中營業額升至人民幣1023.2億元,全年利潤激增14.9%。在咱們看來,2018年阿里對線下零售的改造將全面發動,其首要分為:
1、流量和數字化改造的全面進行,例如高鑫零售的實體店數字化改造于2018年3月展開,從3月開始門店將接入手淘,經過手淘下降門店的獲客成本,提升流量,最重要是提升門店的運營鴻溝;
2、物流和事務的協同支撐,新華都與盒馬鮮生的第一家聯營門店于2018年2月事務,其中盒馬鮮生擔任軟件架構以及流量支撐,并把控整個事務品質,新華都提供基礎人才招聘和辦理,以及供應鏈的協作。
依據以上分析,在與傳統零售企業的協作中,阿里方面經過門店的數字化改造來改變零售商們的事務運營形狀,擴展效勞規模,這是阿里新零售的頂層架構,但在具體事務協作中,零售商更是借阿里的物流才能來獲得新的增長點。
以生鮮范疇為例,就現在狀況而言,生鮮和食品范疇是傳統零售行業最杰出的兩大增長點,原因在于該范疇對物流要求較高,門店優勢相對明顯,但咱們也一起發現生鮮的毛利相對較低(基本在15%左右),其原由于倉儲成本所致,生鮮對物流和倉儲較高,耗損較大成為零售企業轉型一大妨礙。
但盒馬鮮生之所以能夠跑通其在物流領域的創新是功不可沒,不僅有門店發貨來提高效率,而且有阿里流量的支持,盒馬鮮生的運營范圍從門店延伸至三公里范圍,我們在采訪盒馬鮮生時,對方也多次表示線上訂單占比均在60%以上。
線上占比大可提高生鮮產品的周轉率,降低損耗,門店的優勢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隨著新華都與盒馬鮮生的聯營店的開業,接下來阿里對線下門店的全面賦能將正式的拉開大幕。來源:
國際快遞
上一篇 構建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融合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
下一篇 多家企業切入末端即時配送領域探索運營模式國際空運